(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5 (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5 (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08 18: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5
训练目标:
   1、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调整心态,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情绪,学会调适和化解烦恼的情绪。
   2、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良好文风,明白只有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
   3、学习理解掌握“有感而发”这类文章的写法和基本模式。并写一篇习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我今天想先来个民意测验,大家可得说真话哟。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烦恼的事情啊?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说出来大家听听,看看能不能帮助你化解一下?[学生说,师生点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种成长的烦恼,指导学生调适心理,化解烦恼的方法:读书法、注意转移法、运动法、倾诉法、休息法等]
  二、指导写作:
   1、同学们,大家如果把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感悟写下来就是好文章,这一类文章我叫它“有感而发”一类的文章,那么,这类文章怎么写呢?下面我们就来读一篇同学的习作,看看这篇文章存在什么问题?[分发学生习作初稿《成长的烦恼》]
   2、学生读文,分析文章的毛病:概叙过多,开头拖沓,缺少吸引力;思路不够明晰,层次有些杂;叙事与对话描写中的人称不正确。
   3、再分发老师的修改稿《成长的烦恼》,让学生读文归纳出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叙应尽量做到有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其基本模式就是:[板书:一种现象,一点分析,一点感悟。由叙及议]要求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老师送给学生三句话:[板书:写作文真实就好,有情更佳,扬善则美]
  三、实战演练:
    请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有感而发”类的作文。[已写了初稿的按感悟类文章的写作要求进行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5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本次习作要求,能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
   2、习作中要能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而烦恼,要能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消解烦恼。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这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情况,联系自己在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的经历,充分地交流各自“成长中的烦恼”。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这些烦恼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他们有的来自学习的压力,如语文成绩总是在班上排名居后;有的来自家庭的种种困扰,如爸爸下岗,家庭收入拮据;有的来自与同学交往中的困惑,如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
  二、揭示话题,选择材料。
   1、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
   2、引导学生认真筛选习作的材料,想一想:你的烦恼是什么?又因为什么而烦恼?思考清楚这两个问题,便有了自己的习作内容。
   3、按照写作要求,有条理地叙述。
  三、明确要求,讨论写法。
   1、本次习作训练目标:大胆写出自己的心理话。要求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实话实说,这样才能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习作。
   2、引导学生讨论写法:可以某一具体的“烦恼”做例子,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如何来写,在彼此的写法交流中,互相借鉴,从而建构完成本次习作的新写法。可以某一具体的“烦恼”做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教师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及时点评,渗透写法的指导。
  四、鼓励动笔,学生作文。
    学生按照本次习作要求,认真完成习作,写好后认真修改。
    教师巡视指导。
  五、分组交流,评改习作。
   1、引导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习作交流。交流中,认真地聆听别人的习作,虚心地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能向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在交流中,认真地朗读自己的习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采纳别人的合理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
   2、在学生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2—3名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