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一次奇妙的旅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淀粉消化实验,培养学生的组织与观察能力。
(2)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3)通过阅读漫画故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计划与组织;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难点
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三、教学器材
稀淀粉液、清水、试管、烧杯、试管架、胶头滴管、温水、
碘液。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那么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呢?
生: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师:这些营养都是食物中蕴含的,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到哪去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机器人和小豆子即将进行的一次奇妙旅行吧。(板书:一次奇妙的旅行)
(二)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师引导学生带着兴趣观察阅读“他俩在奇奇肚子里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初步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师播放消化器官模型,同时讲述人体的消化过程,指导学生指出自己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从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到肛门。
生齐读各器官的作用。
(三)
淀粉的消化实验
师指出:人的口腔附近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同学们是否想亲眼看见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唾液是否真的能将淀粉消化分解呢?
实验前,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和准备材料。
师: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中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生:倒入试管的淀粉液要少量,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而且两支试管要同样多;在2号试管里加进的唾液不能太少,1号试管要加进与唾液同样多的清水;两支试管要同时放入温水中;过几分钟后,向试管里滴相同滴数的碘液(两三滴)。本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师做示范试验,并请学生计时。
同时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
生:猜测一,两只试管都变蓝,唾液不能消化淀粉;猜测二,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唾液能够消化淀粉。
10分钟后,师滴入碘液,学生观察试管,并填写表格。
师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四)
总结
师启发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己总结:1.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们是怎样消化和吸收营养的?
五、板书
3
一次奇妙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