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云的观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4 云的观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1 00:1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可以用云状和云量观测云。
2、知道云状的种类和云量的含义。
3、初步了解看云识天气谚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各类云的特点。
2、通过室外观测,熟悉云状,测算云量。
3、初步养成日常生活中观测天气变化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可以用云状和云量观测云。
难点
知道云状的种类和云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有关云状和云量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室外观测记录表。
学生准备:搜集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引导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一下。
2、提问:不同的天气,云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晴天、阴天、雨天三幅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3、讲述: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的观测。(板书课题)
二、观测云状。
1、谈话:怎样观察云呢?观察云的方法?
2、欣赏图片。
3、云的形成。(播放视频)
4、云的变化规律。(欣赏不同形状的云)
5、云的分类。
三、测算云量。
讲解云与天气的关系。(看云识天气播放视频)
4、室外观测。
1、讲述:现在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到室外去观测云!
2、讲解观测要求。
3、下发记录表。学生到室外观测云,记录云状和云量。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观测结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习谚语。(出示图片)
六、课后探究
1、观察一段时间天气的云状,并对照谚语进行验证提问。
2、搜集更多的与云相关的谚语,利用这些谚语帮助我们观测天气。
七、欣赏云朵。(搜索云朵摄影图片,组织学生欣赏)(根据课堂进度决定。)
附件1: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
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卷层云出现前往往伴随日晕、月晕,因此,如看到天空有晕,便知道有卷层云移来,则未来将有雨层云移来,天气可能转雨。)
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波状云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而少变化。)
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波状云和大片层状云连在一起,将有风雨来临。)
附件2:日晕、月晕
在天气变化以前,我们有时会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看到一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且太阳光和月亮光也似乎暗淡了许多。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把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这种光圈叫“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日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气象现象。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红外紫的。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围绕太阳环形,呈彩色
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