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必修2 第05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 必修2 第05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0 20: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ΔEk=-ΔEp
ΔEA增=ΔEB减
EK1+EP1=EK2+EP2
守恒观点
转化观点
转移观点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实验原理: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
方法:需要比较mgh和
是否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2
2
1
mv
h
v
思考1:要证明上式是否成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测量这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如何测量?

无需天平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步骤:
(1)将装置竖直架稳;
(2)将纸带穿过计时器,下端与重锤相连;
(3)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换几条纸带,重做上述实验;
(5)挑选理想纸带,记下起点的位置,再选
几个连续的计数点1、2、3、4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提醒:实验时,要尽可能让物体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起始点(起始
点的速度应为零),再选一个适当的点作为终点。
思考2:为了减少测量h的相对误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需要验证: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起点O
1
2
3
4
h1
h4
h3
h2
思考3:对于实际获得的纸带,如何判定纸带上的第一
个点就是纸带恰好开始下落时打下的呢?
若初速度为0,理论上则有:
故纸带上第一、二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2mm.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思考4:对于实际获得的纸带,第一、二点的间距可能
会明显小于或大于2mm,分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思考5:计算物体的速度可以用哪些方法?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点拨:1和3两个公式是等效的,我们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所以计算打第n个点的速度不能用1、3公式去算;
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验证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1、系统误差:
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K
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少量ΔEP
—————使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重物!
2、偶然误差:
测量长度时会带来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等!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mg
f纸
f空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误差分析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思考6:实验数据可以用图像法处理吗?
0
h
v
2
1
2
gh
=
v
2
1
2
需要验证:
若图线为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可证明机械能守恒!
一、“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
思考7:处理纸带时不用第一个点是否也能完成该实验呢?
起点O
1
2
3
4
2
2
2
3
2
1
2
1
mv
mv
mg(h3-h2)
-
=
当然可以,例如可以研究从计数点2-3的过程:
h1
h2
h3
h4
需要验证:
你有其它创新方案吗?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实验器材的创新
研究对象的创新
设计方案的创新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创新1:实验器材的创新
h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创新2:研究对象的创新
单个物体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创新3:设计方案的创新
方案一:利用摆球和光电计时器验证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创新3:设计方案的创新
方案二:利用气垫导轨验证
需要验证的式子为:
s
m
M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更多方案……
期待你的创新!
小结: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关键是测出初末状态的速度和物体下降的高度,只要能准确测出这些量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课后作业
见《导学案》练习和《三维设计》59-63页
乐昌市第一中学
刘琼玉
2019年6月19日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