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玩气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3 玩气球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1 05: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
科学
)学科教案


玩气球
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3.能对研究观察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感知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会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空气占据空间的探究。
教、学具准备
气球?
空塑料瓶??
水槽
集气瓶
剪刀
注射器
海绵?
食品保鲜袋
粉笔等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活动体验探究新知小结收获拓展延伸
1.谈话:同学们,玩过气球么?今天我们就来玩气球,看看在玩气球过程中能学到哪些知识。板书课题:玩气球2.游戏:玩气球。一.探究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通过感知,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1.谈话: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2.思考:那你知道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吗?3.小结、板书:无色
无味
没有固定形状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1.出示套在瓶口的气球,让学生猜测这个气球能不能吹起来。2.猜测:为什么套在瓶口的气球吹不起来的?3.有什么办法让气球吹起来?4.讨论通过上面的实验,说明空气还有什么性质?板书:能占据空间三.用其他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1.你还能用其他物品让大家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2.师生交流1.通过这节课学习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有哪能些收获?2.多媒体出示:月亮上有空气吗?
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每组一号到前面取气球,分发组员。实验负责人组织组员边玩气球边思考。组内讨论,汇总特征汇报,师生小结。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汇报实验结果。提出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注意事项:①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②注意废弃物的处理,不要随地乱扔学生活动分组汇报分组小结思考,分析后回答。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本环节我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空气,与人协作深入探究空气的能力。提出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和联系已有经验基础上提出猜测,使猜测更有根据,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判断力。也便于教师“透视”学生思维。通过活动巩固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并运用一些手段感知空气的存在,从而学习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将课堂学习延伸下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