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6-11 07: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出现为: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
(2)从北京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3.垂直分异规律
4.地方性分异规律
思考讨论“一山有四季”主要反映的是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一山有四季”说明了同一时间山地的不同海拔,表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了垂直分异规律。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自然带
(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世界上有哪些自然带?大致分为几类?
A
B
C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E
热带草原带
练习:
66°34N
23°26N

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对应的自然带的分布并找出特殊的地方:
课堂测验
1.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动物
D.
植物
D
2、在同一自然带内,一定具有的特点是(  )
A.
具有相同的光照和水分条件
  B.
有完全一致的气候类型
  C.
具有相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形
  D.
具有相同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
D
3.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__
(2)A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
)自然带G、H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_
B
F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在南半球该纬度地区,地表主要是海洋
4.右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的是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
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气候类型是

(3)自然带D的名称是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有两个在南半球是缺失的,这两
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缺失的原因是

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E、F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A、B
南半球相应纬度绝
大部分是海洋(非地带性)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形成原因: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分异基础:热量

现: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更替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小明从海南一路向北旅游至北京,再往北到黑龙江漠河以北。请描述小明看到的自然景观产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
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对点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

B、

3、C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4、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虽然远离赤道,但依然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

雨水
暖流和信风
(非地带性)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纬度地带性
热量
F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若某科考队从北京向西行进经内蒙古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进行科学考察,请描述看到的自然景观产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半湿润、半干旱的
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
生态系统脆弱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形成原因:同纬度地带,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分异基础:水分

现: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更替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南北更替
(纬度方向)
东西(纬线)延伸
从赤道
到两极
小结: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性)
东西更替
(经度更替)
南北(经线)延伸
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从沿海到内陆
(干湿度地带性)
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更替方向
自然带的延伸方向
形成因素
形成原因:随高度上升,温度降
低,降水发生变化
分异基础:水热组合

现:随等高线延伸,
垂直方向更替
典型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高
的山地
垂直分异规律
海拔高度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如下图)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
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⑥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
对点练习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1)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
阳坡光热充足,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
雪线较阴坡高
不同纬度,相同海拔的两座山
纬度低者垂直带谱较丰富
不同高度,相同纬度的两座山
高度大者垂直带谱较丰富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则该山在南半球
阳坡
阳坡
南半球
北半球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右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A
C
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下图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13.图中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
A.
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温带草原带
D.
山地灌木林带
14.该山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是
A.南坡2000
m左右
B.南坡2500
m左右
C.
北坡1500
m左右
D.北坡2500
m左右
15.影响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抬升
B.
降水增多
C.
气候变暖
D.
植被减少
A
D
C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而为枳。
形成原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现: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典型地区:较小尺度的地域
地方性分异规律
总结: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B.
经度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C.
地球上存在很多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D.
喜马拉雅山的自然景观分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
2.
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A.
横断山
B.天山
C.昆仑山
D.长白山
3.
自然带位置呈对称分布的是(

A.亚欧大陆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课堂测验
D
A
D
4.
自然带名称的命名依据是(

A.地形类型名称
B.气候类型的名称
C.植物分布类型名称
D.土壤类型名称
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6.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7.
下列北纬30°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
.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A
C
C
A
B
10.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
A
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气压带和风带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分异规律(无规律性分布),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改变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1
2
3
分布规律的表现
缺失
改变
斑状分布
地形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规律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右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地形和洋流导致的非地带性规律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说明原因。
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
A.①
B.②
C.③
D.④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