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情节梳理
宴
前
情节梳理
第一段
宴
前
情节梳理
第一段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
前
情节梳理
第一段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第二段
宴
前
第一段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第二段
项伯夜访
张良献策
刘邦约婚
项伯游说
宴
前
情节梳理
正 音
欲王wàng关中 飨xiǎng士卒
为wèi击破沛公军 崤yáo山
好hào美姬 鲰zōu生说shuì我
孰与君少长zhǎng 奉卮zhī酒为寿
毋内nà诸侯 士卒足以当dāng项王乎?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字词归纳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内通“纳”
要通“邀”
倍通“背”
蚤通“早”
字词归纳
距通“拒”;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驻军 名作动
称王 名作动
小处 形作名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驻军 名作动
称王 名作动
小处 形作名
4.素善留侯张良。
5.臣活之。
6.吾得兄事之。
7.籍吏民。
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驻军 名作动
称王 名作动
小处 形作名
4.素善留侯张良。
5.臣活之。
6.吾得兄事之。
7.籍吏民。
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与……交好 形作动
使……活 使动
像对待兄长那样 名作状
用书册登记 名作动
连夜 名作状
二、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约为婚姻
三、古今异义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约为婚姻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名词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约为婚姻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名词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约为婚姻
(古)进入
(今)进出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名词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古)儿女亲家
(今)男女婚约
(古)进入
(今)进出
三、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约为婚姻
4. 欲呼张良与俱去。
5. 亡去不义。
6. 秦时与臣游。
7.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特殊句式
四、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四、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天子之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 状语后置句:
2. 状语后置句:
曹无伤言于项羽曰 (于项羽言)
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长于臣 (于臣长)
3. 省略句:
3. 省略句:
为(我)击破沛公军 省宾语
急击(之)勿失(时机) 省宾语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省宾语
沛公奉卮酒为(之)寿 省宾语
《考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