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五章
2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力学
牛顿力学
经典力学
物理
经典力学理论却是由西方世界于16世纪起建立和完善。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落体定律和力学相对性原理。
笛卡儿——比较完整的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
惠更斯——解决了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
牛顿:"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太空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说明了牛顿经典力学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证明牛顿的经典力学大厦是非常完美!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表示要献身理论物理学时,老师约利劝他:
“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
1900年4月27日
开尔文勋爵
《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
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形式。但是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
以太漂移实验
黑体辐射“紫外灾难”
光电效应1887年赫兹发现
经典力学时空观
(1)同时的绝对性
(2)时间间隔的绝对性
(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4)物体质量的绝对性
绝对时空观
1、经典力学的应用受到物体速度的限制,只适用于处理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而不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接近光速)
2、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适用于微观领域中物质结构和能量不连续的现象
虽然在力学、光学、甚至数学很有成就,但当问题牛顿解释不了时,他就只好用上帝的万能来解释,为此牛顿花费了后半生的心血,这正是牛顿的悲剧。
爱因斯坦1905年的五篇论文
“利用别人的证据,构建自己的理论”
2.人类和平利用—核电站
1.军事利用—原子弹、氢弹(裂变、聚变)
(铀235或钚239)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爱因斯坦)
(1)相对性原理。不同惯性参考系,一切物理规律相同。
(2)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何惯性系,真空中的光速相同。
几个推论:
(1)同时的相对性。
(2)运动的时钟变慢。
(3)运动的尺子变短。
(4)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基本假说
相对时空观
光速的测定
1607年伽利略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迈
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
同时的相对性
向右匀速运动
钟慢效应证据
一、高速运动的不稳定粒子的寿命变长(如μ子)。
二、1972年、1975-1976年、1996年、2010年四次飞行原子钟的实验变慢
三、GPS系统:地面钟A的频率为10.23MHz,卫星钟B要调慢0.04567Hz”,才能实现“实时同步”
双生子悖论
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一对双胞胎都20岁,一个留在地球上,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火箭飞行速度接近光速v
=
0.9999c,当火箭人看自己的钟,飞行了1年后,地球人的时钟已经度过了约71年。
双生子悖论
广义相对论(1915年)
这个方程左边表示的是时空弯曲的情况,右边表达物质及其运动。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
A=X+Y+Z
3.牛顿定律能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
B.研究“神舟”五号的高速发射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D.研究飞机从深圳飞往北京的航线
【提示】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处理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
【答案】BCD
4.下面有关科学家和涉及的事实,正确的说法是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
惠更斯解决了弹性碰撞问题
D.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论
AC
5.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前壁
B.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后壁
C.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A
6.如果有一支静止时长30
m的火箭,以光速的二分之一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B.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小于30
m
C.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大于30
m
D.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