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打篮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4 打篮球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1 22: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打篮球
【学习目标】
1.通过挤压注射器、给篮球打气两个实验,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会解释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
3.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猜测。
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5.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6.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学习难点】
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教学准备】
三个篮球(一个瘪的、一个充气不足、一个气很足)、一支充气针、一个打气筒、注射器(活塞密封好)、橡皮等。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研究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体育运动呢?
1.(课件展示打篮球的场景图片)打篮球是我们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吗?
2.让学生分别拍打瘪的、充气不足的、充足气的篮球,汇报观察的现象和自己的感觉。
(二)推测与验证
1.让学生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进行猜测。
(学生分组猜测,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2.实验验证: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
用注射器进行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体积的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开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观察刻度。
3.汇报讨论。
注射器内的空气有哪些变化?注射器内空气占据的位置为什么变小了,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研究拓展。
指导学生给瘪的篮球充气,当篮球刚变圆时反复挤压,松开篮球,看看观察到什么现象;再继续打气后,再反复挤压,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感觉两者的不同。
(三)总结与交流
1.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空气有什么性质?”
2.归纳总结学生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四)知识应用
想一想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并说说压缩空气在这些物体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14、打篮球
空气被压缩
具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