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图中阴影示意某种资源的分布。回答1-2题。
1.
关于图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地区没有分布?
②分布范围不固定
③主要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④南极地区分布最广泛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2.
目前,从全世界角度来看,该资源(??
?)
A.
近年来分布面积越来越小
B.
直接开发利用率较高
C.
各国都非常充足
D.
世界上人口大国均需要进口
右图为图上面积15
cm×15
cm的云南省昆明市(25°N,103°E)某楼盘平面户型图。读图,完成3-4题。
3.
该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
A.
1∶10
000?
B.
1∶1000?
C.
1∶1
00?
D.
1∶10
4.
三个卧室相比(
)
A.
主卧室冬暖夏凉,采光较好
B.
主卧室冬暖夏热,采光较差
C.
次卧室冬暖夏凉,采光较好
D.
次卧室冬暖夏热,采光较好
右图为甲、乙两地附近等高线(单位:米)简图,计划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公路。读图回答5-6题。
5.
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施工前图示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7-9题。
7.
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如果图中等温线改为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
南端距离最长的时间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9.
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寒流经过?
B.?暖流经过?
C.?寒暖流交汇?
D.?有上升流
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港口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国计划把最新取得合作经营权的汉班托塔港打造成为南亚国际海运中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
保克海峡(
?)
A.
1月盛行西北风
?
B.
7月盛行东南风
C.
1月洋流自东南至西北流?
D.
7月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11.
从地理位置角度看,三个港口及其主要功能的正确组合是(
?)
A.
吉布提港和瓜达尔港——商业贸易功能?
B.
瓜达尔港和汉班托塔港——货运中转的功能
C.
吉布提港和汉班托塔港——国防军事功能?
D.
三个港口——服务和工业功能
12.
右图示意2018年2月~2019年2月世界局部地区地震分布。图中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A.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
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9年元旦前后,唐山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14.?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
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
15.?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是(
??
??)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
C.?牛肉、水稻?
D.?蔬菜、牛奶
读欧洲西部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
16.?小明一家去欧洲西部度假,以下哪项不是他们的见闻(?
???)
A.?A国多阴雨天气,外出需要带一把伞
B.?B国餐桌上常见牛肉和牛奶,这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C.?目睹了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一一莱茵河
D.?听当地居民说,C国冬季可能会有洪涝灾害
17.?以下国家和旅游景点搭配,正确的是(????
)
A.?A国一塔桥和仰光大金塔?
B.?B国一国会大厦和泰姬陵
C.?D国一峡湾风光和比萨斜塔?
D.?E国一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
18.?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
????)
A.?以种植业为主
?
B.?以畜牧业为主
C.?以林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下游地势低洼,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每年春末夏初,洪水携裹近亿吨泥沙流入墨西哥境内的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该河被驯服,但下游径流量锐减,三角洲沦为沙漠。右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据此回答19-21题。
19.
科罗拉多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
)
A.
积雪融水
B.
雨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0.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流水侵蚀~地壳隆起
B.
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流水侵蚀
C.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隆起~流水侵蚀
D.
地壳隆起~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21.
对科罗拉多河的开发,合理的是(??
?)
A.
合理分配上下游水量
B.
拆除水利工程
C.
大力修建水利工程
D.
跨流域调水
读下图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22-24题:
HYPERLINK
"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uVA0RlI71b"
\t
"http://blog.sina.com.cn/s/_blank"
22.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
a、c、d
B.
a、b、c
C.
a、b、e?
D.c、d、e?
23.
图示①~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4.
下列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部工业有丰富石油和煤铁资源?
B.
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
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
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
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6.
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7.
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
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
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
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底特律曾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城,与汽车制造业有关的零部件生产也相当发达。随着日系、欧系汽车的崛起,底特律逐渐衰落,2013年12月3日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它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坡长城市。2017年世界知名的内燃机领头者FEV将投资2700万美元在底特律建立新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并新增一座车辆尾气测试中心,该项目将为当地新增246个新就业岗位。据此完成28-30题。
28.
底特律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石油资源枯竭
D.
城市建设落后
29.
FEV集团在底特律建立新技术中心的主导因素是(
?)
A.
资金
B.
技术
C.
原料
D.
市场
30.
FEV集团投资项目对底特律市的积极影响是(
?)
A.
推动汽车业发展
B.
提升工业化进程
C.
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D.
减轻城市空气污染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
(3)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当E气压中心位置偏北时,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灾害影响
B.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C.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D.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32.(10分)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源,图1为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2006年),图2为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2006年),图3为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2006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uVA0RlI71b"
\t
"http:?/??/?blog.sina.com.cn?/?s?/?_blank?)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________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根据图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耗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法国
E.
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
3
)图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
4
)荷兰(见图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
材料二: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uQMM1hTEb6"
\t
"_blank?)
(1)简要写出该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3′)。
(2)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2′)。
(3)分析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落后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2′)。
(4)结合所学,分析印尼发展可可加工的有利条件(3′)。
34.(10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图甲)和该区域内A、B、C三城市气候统计图(图乙),回答问题。
(?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uVB0i2c808"
\t
"_blank?)
(1)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据图甲和图乙中信息分析其成因(3′)。
(2)结合图甲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里海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3′)。
(3)乌克兰(B地所在国)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地面积约190万平方千米,有“欧洲大粮仓”的美誉。据图甲和图乙相关信息分析乌克兰称为“欧洲大粮仓”的优势区位条件(4′)。
???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C
B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C
B
C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B
D
C
B
A
D
A
二、综合题(40分)
31(
每空2分共10分)【答案】?(1).?北
??(2).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3).
ACD
32【答案】(1).
中东地区
美国
日本(3′)
???(2).
ABE
2′??
(3).
丙地1′
理由: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热带沙漠气候;③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任答2点2′)???
(4).
原因: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任答2点2′)
33【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3′)
(2)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降水较少的季节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高温条件下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养分。(任答2点2′)
(3)欧洲、北美经济发达,且居民喜爱可可制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广阔(印尼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欧洲、北美可可加工业技术领先,历史悠久(印尼可可加工业起步晚,产业基础和技术相对落后)。(任答2点2′)
(4)可可产区,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等(任答3点3′)。
34【答案】(1)顿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河流流速缓慢;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流量较小;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汛期)所以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3′)
?
(2)石油资源开发等造成的水质污染;内流湖,入湖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升高;过度捕捞(3′)
??
(3)夏季(作物生长期)光热充足;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开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近河流,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邻近欧洲,市场需求量大;临海、海运交通便利(任答4点4′)
图1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2006年)
图2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2006年)
PAGE
高二地理试题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