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生物入侵
水葫芦
学名:凤眼蓝。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
凤眼蓝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一、生物入侵定义
二、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三、生物入侵的实例
比比看,谁知道的更多!
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
紫茎泽兰入侵农田、林地、牧场后,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并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
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能极大地损耗土壤肥力。
紫茎泽兰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化学物质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类过敏性疾病。
原产美洲墨西哥
原产欧洲
生长于江河边、海边滩涂的大米草,是一种禾本科植物,被全球各地大规模引种。我国种植大米草的初衷是抵御风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没想到由于它的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其生长速度超出人们控制的范围,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滩涂养殖受阻、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并诱发赤潮等等。
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阻塞水上交通,封闭河塘水面,降低作物产量,影响农田排灌,使其影响经济。
原产巴西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
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寄主:美国白蛾属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可危害200多种林木、果树、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其中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最嗜食的植物有桑、白蜡槭(糖槭),其次为胡桃、苹果、梧桐、李、樱桃、柿、榆和柳等。
原产北美洲
豚草有强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地上营养体,长势凶猛,与作物争水争肥,它释放出多种物质对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豚草花粉是引起人体一系列过敏性变态症状--枯草热的主要病原。
豚草的蔓延蚕食了大片土地,造成农作物撂荒,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四、生物入侵的特点
自然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五、生物入侵的渠道
紫茎泽兰
薇甘菊
美洲斑潜蝇
无意引进: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松材线虫
TEXT
01
TEXT
03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大米草
水花生
福寿螺
美国白蛾
有意引进:应当说,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六、生物入侵的后果
●经济损失
调查发现,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2000亿元。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46.3%已经入侵自然保护区。
●物种灭绝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破坏生态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亚而入侵中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许多林场的外来物种薇甘菊,由于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从而造成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曾一度严重影响整个林场的生产与发展。
●威胁健康
如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我国杭州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七、生物入侵的措施
1、谨慎引种,必须加强对引进外来物种工作的管理
2、查清我国现有外来物种的种类和危害情况
3、加强对已知主要外来物种的防治和综合治理
4、提高我国公民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加强生态安全意识
返回
本课小结
1.生物入侵的现状
2.生物入侵的实例
3.生物入侵的渠道
4.生物入侵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