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同步练习
【双基巩固】
1、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属于人体的 (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线
2、下列描述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作用的是 ( )
A、胃酸能够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
B、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
C、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D、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3、凡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 )
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免疫
4、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6、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C、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
D、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
7、以下是人体与免疫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其中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皮肤、吞噬细胞 B、溶菌酶、吞噬细胞
C、抗体、淋巴细胞 D、黏膜、杀菌物质
8、大面积烧伤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因为病
人 ( )
A、缺乏营养物质
B、体液大量损失
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9、下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一道防线。其主要的功能是 。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 和 组成。图中
属于第二道防线。主要功能是 。
(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 免疫,这是因为? 。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 和 构成。其主要功能是 。属于 免疫。
【能力提升】
1、皮肤能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下列选项中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
是 ( )
A、某人注射青霉素时出现过敏现象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
2、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8月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旨在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提倡母乳喂养的一个原因是 ( )
A、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C、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3、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 (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抗体消灭病原体
4、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 ( )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
5、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
C、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6、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属于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7、右图表示注射某种抗原后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Ⅰ表示初次注射抗原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Ⅱ表示再次注射该抗原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人体接受抗原后都要 后才会出现抗体明显增加的情况。
(2)初次注射抗原后,大约经过 天抗体产生达到高峰。再次注射抗原后
天开始产生抗体, 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3)再次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要比初次明显 ,而且抗体有效水平也明显 ,持续时间也 。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免疫类型的有关知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具有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包括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胃酸是胃黏膜的分泌物,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和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都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3、【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抗原的概念。抗原泛指能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病原体及其他异物等。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抗原的理解。抗原的定义是出生后人体接触到的、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非来源于自身的蛋白质、多糖、多肽等,以及少部分出生前和免疫系统脱离接触的自身组织成分,如晶状体、甲状腺滤泡内的蛋白质等,所以属于抗原的是①②。
5、【解析】选C。此题考查对抗体的认识。抗体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而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抗原)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只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一种抗体是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存在时间长短不同,有的只存在几天,如感冒抗体,有的是终生存在的,如天花抗体。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免疫类型的认识。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出生以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患过腮腺炎的人体产生了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接种卡介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特定的抗体只抵抗相应的抗原,故这些都属于特异性免疫。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7、【解析】选C。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都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抗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只对特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点的理解。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失去了阻挡病原体入侵的功能,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皮肤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9、【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三道防线组成、特点和功能的理解。(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中A、B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图中C、D属于第二道防线,它具有溶解和吞噬病原体的作用。(3)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它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1)皮肤 黏膜 A、B 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C、D 溶解和吞噬病原体
(3)非特异性 它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4)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特异性
【能力提升】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皮肤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注射青霉素出现过敏现象,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都是抗体对特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是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免疫类型和抗原、抗体的知识。母乳中有多种来自母体的抗体,能够杀灭某些特定的病原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免疫的类型。体液的杀菌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针对所有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知识。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抵抗和消灭麻疹病毒,在免疫学上,该蛋白质叫做抗体,麻疹病毒叫做抗原。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和判断免疫类型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不同免疫类型的辨别。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皮肤和黏膜也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二者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C、D表达的都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6、【解析】选B。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疫苗都是用减毒或灭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它能让人在不得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形成以后,能针对此类病原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具有专一性,是特异性免疫。引起抗体形成的物质是抗原,所以乙肝疫苗是抗原。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曲线图的能力。由曲线Ⅰ和Ⅱ可知,注射抗原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抗体才会明显增加,并且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初次注射抗原后,大约经过10天,开始出现抗体,大约15天达到高峰;再次注射抗原后3~4天开始产生抗体,7~10天达到高峰。并且再次产生抗体后,抗体的持续时间比第一次也显著延长。
答案:(1)经过一段时间 (2)15 3~4 7~10
(3)缩短 提高 显著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