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2 15: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4课《唐诗三首》
课时同步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C.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D.窈窕淑士,琴瑟友之。
2
.
以下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所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C.《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落花时节又逢君”叙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又和故人重逢的情景。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例如“舍弟”、“鄙人”是谦称,“贤弟”、“令爱”是尊称。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4
.
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枯躁  溶于一炉  地窖(jiào)  叱咤风云(chà)
B.踌躇???陈词滥调???挑衅(xìn)????气冲斗牛(dǒu)
C.磷峋???惟妙惟肖???锃亮(chéng)??皮开肉绽(zhàn)
D.壁玉???无精打彩???绮丽(qǐ)?????相形见绌(zhuō)
5
.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6
.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B.执策而临之(策:鞭打、驱使)
C.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D.其真不知马也(其:表推测的语气)
7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的悲哀之情。
D.《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8
.
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背景)这首诗写于元和九年(814),当时白居易母亲在渭村去世。
A.第一句写景,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
B.第三句过渡,由村庄转向田野,意境开阔苍凉,语言绮丽华美。
C.第四句比喻,在皎洁的月光下,盛开的荞麦花灿若一片晶莹的白雪。
D.诗中景物由萧瑟凄凉到奇丽壮观,表达出诗人由孤寂到惊喜的感情变化。
9
.
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
10
.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浣溪沙??苏轼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A.“浣溪沙”是词牌名。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
B.这首词既描绘出了初春乡间的生活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
C.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了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写出了主人公体恤百姓的精神面貌。
D.“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表现了他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11
.
下列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格外)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
D.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二、字词书写
12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lì尽心血(_____)②愧zuò(_____)③污秽(_____)④门槛(_____)
1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能带功利色采,要有平和闲适的心态,唯有书卷的濡染,书理的滋养,让你铅华尽洗,袒露真纯。如果把读书当作谋取名利的敲门砖,那实在是对书籍的糟踏。读书不是为了功名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约“漫卷诗书喜欲狂”,以一颗淡泊的心步入书山小径,方能闻到路边淡淡的花香,听到芬芳泥土的呢喃,领略绿色蕴藏的蓬勃生机,在大自然旖旎的山水间寻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腹有诗书气自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旖旎(______________)慰藉(________________)
(3)我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14
.
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西山村》)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6)天地英雄气,千秋尚禀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化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广①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②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③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④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⑤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⑥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捐⑦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饷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
(《汉书疏广传》)
(注释)①广:疏广,西汉宣帝时的太子太傅,身居高位。②共具:摆设酒食用具。③趣:催促。④昆弟:同族兄弟。⑤几:希望。⑥老悖:年老昏乱,不通事理。⑦捐:舍弃
15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广既归乡里(已经)
B.足以共食(值得)
C.吾既亡以教化子孙
(通“无”,没有)
D.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增加)
16
.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
B.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
C.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
D.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
17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
(2)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18
.
文中所写的疏广的做法对于我们今人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请简要评析。
张良拾履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①圯上②。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③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注释)①下邳:地名,故址在江苏邳县东。②圯(yí)上:桥上。圯,桥。③长跪:蹲下身子。
19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顾谓良曰 顾:_____(2)至良所 至:_______
20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以足受,笑而去。
21
.
读了这则短文,你觉得张良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五、综合性学习
22
.
分析下面的文字材料与漫画,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材料二: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
材料三: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
(2)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是什么?
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运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在笔、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九年级(2)班决定开展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吧!
23
.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此次活动?请参照示例,列举两种。
示例:主题班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
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一条你的可行性整改措施。
不文明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改措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
名著阅读。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
26
.
汉字书写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字词书写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2、
五、综合性学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