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第10章压强和浮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第10章压强和浮力(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4 09:16:31

文档简介

10章压强和浮力综合练习
1.一个人双脚陷入泥潭,当拔起一只脚时,则另一只脚(  )
A.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不变
B.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不变
C.将陷得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增大
D.将陷得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增大
2.如图
所示,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3.如图
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
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4.如图
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
5.如图
所示,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6.下列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
7.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质量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大
8.如图
甲所示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
N
C.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
kg/m3
D.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
Pa
9.如图
所示的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分别是F1、p1,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D.F1
=F2,p110.如图
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11.如图
所示,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下,它下表面距水面30
cm。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9.8
N/kg)
12.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
N
B.物块的体积是2×10-4
m3
C.物块的密度是3×103
kg/m3
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3.如图
甲所示,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________.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如图乙所示)的________(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14.如图
所示,金属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金属块放入后水没有溢出。(g取10
N/kg)。求: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升高的高度以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15.
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图
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____不变。
16.如图
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p1________p2,F1________F2.(均选填“>”“<”或“=”)
17.
利用如图
所示的器材(水任意取)探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
(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N,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mL。
(2)现依据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①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
②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
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
④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比较小塑料瓶所受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18.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10-Z-12所示的实验.
实验次数




F/N
________
3.7
3.6
3.5
F浮/N
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请将上表内容填写完整.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中他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9.
一个重力为2.5
N的金属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它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1.5
N。求: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g取10
N/kg)
20.
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所示.求:(g取10
N/kg)
(1)石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3)盐水的密度.
答案
1.
C
2.
B 
3.
B 
4.
A 
5.
A 
6.
D 
7.
C 
8.
C 
9.
D 
10.
C 
11.
2.94×103 9.8
12.
B 
13.
大 B
14.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15
N-10
N=5
N。
(2)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5×10-4
m3,
水面上升的高度:
Δh===0.05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15.
(1)转换法 (2)乙、丙 
(3)受力面积
16.
< > 
17.
(1)0.2 2
(2)②使塑料瓶重些,能用弹簧测力计较准确地测出它的重力(或使塑料瓶有较大体积浸在水中,减小实验误差)
④F浮=ρ水(V2-V1)g
⑤浮力与重力(或F浮与G)
18.
(1)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F/N
4.0
F浮/N
0.3
0.4
0.5
(2)液体的密度 (3)控制变量法
19.
(1)金属块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烧杯底部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即FN=F压=1.5
N。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N=2.5
N-1.5
N=1
N。
(2)因为物体浸没,所以V金=V排===1×10-4
m3,
ρ金===2.5×103
kg/m3。
20.
(1)由甲图可知,石块的重力为4
N;
由甲、乙两图得,石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4
N-3
N=1
N.
(2)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石块的体积:
V=V排===1×10-4
m3,
则石块的密度:ρ石====4×103
kg/m3.
(3)由甲、丙两图可知,石块受到盐水的浮力:
F浮′=4
N-2.9
N=1.1
N,
根据F浮′=ρ盐水V排g可得:
ρ盐水===1.1×103
kg/m3.10章专题训练(浮力相关计算)
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4
N,此时金属零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金属零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将金属块浸没在密度为0.8
g/cm3的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g取10
N/kg)
2.一木块的体积为米,已知木块的密度是千克/米,欲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需在木块下至少吊__________体积的铁块.
3.长江大桥下的桥墩如图
所示,则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4.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7
N,其方向________,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0.5
N,其方向________,该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
________。
5.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的水的体积为
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6.某个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
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g取10
N/kg,空气密度取1.29
kg/m3)
7.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
正式下水(如图
所示)。下水方式采用了漂浮式下水,这也是现代航母建造中普遍使用的下水方式。漂浮式下水是打开闸门让海水注入船坞(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依靠浮力浮起后驶离船坞。(g取10
N/kg,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问:航母001A设计满载排水量约7万吨,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8.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某地区,致使该地区一千多名居民被洪水围困,在危急情况下,武警官兵利用冲锋舟为当地居民开辟了水上生命线,若冲锋舟自重为0.6×104N,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5m3,吃水深度为0.5m(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冲锋舟满载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2)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为保证安全,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9.把体积为2×10-3
m3、重为12
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
N/kg)(  )
A.漂浮,F浮=20
N
B.漂浮,F浮=12
N
C.沉底,F浮=20
N
D.沉底,F浮=12
N
10.将体积为1000
cm3,质量为600
g的正方体实心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
所示,(g=9.8
N/kg)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11.体积为120cm3的一块固体,重为1.8N,放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为什么会下沉?当固体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有多大?
12.如图
所示,质量为55
g的新鲜鸡蛋在水中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最后鸡蛋悬浮在水中.求:(g=9.8
N/kg)
(1)悬浮时鸡蛋受到的浮力.
(2)若鸡蛋的体积是50
cm3,盐水的密度.
13.
小明用手将小球浸没在水中,小球排开水的质量是0.1kg,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9.8
N/kg).若小球的质量为0.3
kg,松手后小球会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4.小明在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中,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重力为4.8
N,空小桶的重力为0.2
N,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甲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400
g的小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小球沉至杯底,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如图乙所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图6-Z-8
(1)若溢水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
cm2,放入小球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小球的密度.
答案
1.
1 1×10-4 7.4×103 6.6
2.
1.2
3.
0 
4.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上 5.8 竖直向上
5.
8×103;2.
6.
38700
7.
满载时排水量:m排=70000
t=7×107
kg,
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7×107
kg×10
N/kg=7×108
N。
8.
(1)5×103
Pa。(2)1.5×104
N。(3)15人。
9.
B
10.
(1)已知木块的质量:m=600
g=0.6
kg,体积V=1000
cm3=10-3
m3;
木块的密度:ρ===0.6×103
kg/m3。
(2)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浮=G=mg=0.6
kg×9.8
N/kg=5.88
N。
11.
⑴因为固体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所以固体放入盐水中要下沉;⑵0.48N
12.
(1)因鸡蛋悬浮在水中,
故F浮=G=mg=55×10-3
kg×9.8
N/kg=0.539
N.
(2)因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故ρ盐水=ρ鸡蛋===1.1×103
kg/m3.
13.
0.98
下沉
14.
(1)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960
Pa.
(2)由图丙可知: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所受的重力:G总=0.7
N,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G排=G总-G桶=0.7
N-0.2
N=0.5
N.
(3)由F浮=G排=ρ水gV排可得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5×10-5
m3,因为小球浸没在水中,所以小球的体积:V球=V排=5×10-5
m3,小球的密度:ρ球===8×103
kg/m3.10章专题训练(利用浮力求密度)
1.为了测量一小块矿石的密度,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一段细线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小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
甲所示),当小石块________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4.8
N。
(2)将矿石________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则F=________N。
(3)矿石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N。
(4)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g/cm3。(g取10
N/kg)
2.小明同学捡到一块金属块,他想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判断这个金属块的材料是什么,小明可用的实验仪器有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g取10
N/kg)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后,接下来将游码的左侧跟标尺的________对齐,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正确操作后天平再次达到平衡,如图
甲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重力为________N.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放在水中直至完全浸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N.
(4)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通过科学的计算,可以求出金属的密度,则该金属块的材料是________.
金属


钢铁

密度/
(kg·m-3)
11.3×103
8.9×103
7.9×103
2.7×103
3.受阿基米德辨别真伪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
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2)碗的质量为________g。
(3)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小阳同学利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木块(ρ木<ρ水)测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木块用细线拴好,挂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木块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
③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水=
ρ水。
小军说不能用上述实验测算出木块密度,请你写出小军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又添加了细线和铁块进行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补全他的实验步骤:
(1)将木块用细线拴好,挂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G。
(2)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铁块用细线系挂在木块下,将木块和铁块均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4)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_____。
5.如图
所示,当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时,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
6.将一重为4.0
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
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有的体积没在水中,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金属筒的容积是________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7.小红同学要利用刻度尺、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以下是小红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她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找到一根均匀的细木条,在一端绕了几圈金属丝,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木条的长度为L,并记录在表格中。
(2)把细木条放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1,并记录在表格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并记录在表格中。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________,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8.如图
甲所示为压力式托盘秤,当把物体放在压力托盘秤盘上时指针的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1)某次测量时压力式托盘秤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示数是________
kg.
(2)现在要利用压力式托盘秤、水、烧杯和细线来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矿石块的密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物理量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实验过程烧杯中的水不能溢出.
①实验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矿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
1.
(1)静止 (2)浸没 2.8 (3)2 (4)2.4
2.
(1)零刻度线 (2)280 2.8 (3)1.8 (4)铝
3.
30 60 2
4.
木块不能浸没在水中,因此V木不等于V排
(3)使弹簧测力计下面的木块全部露出水面,铁块仍然浸没在水中
(4)
5.
 
6.
6×10-4 1.5×103
7.
(3)把细木条放在液体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为L2,并记录在表格中 (4)ρ水
8.
(1)1.4 (2)①把小矿石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称的示数为m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烧杯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称的示数m2;保持烧杯不动,用细线拴住小矿石块,轻轻将小矿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小矿石块不与杯底接触,记下托盘秤的示数m3 ②ρ水10章专题训练(压强练习)
1.下列各项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轮子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C.冰鞋的刀刃磨得非常薄
D.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3.图
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4.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
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
A.一样大
B.a管大
C.b管大
D.无法判断
5.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
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残留有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
所示,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7.如图
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连接,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水从乙流向甲
B.水从甲流向乙
C.水不流动
D.无法判断
8.如图
所示,小明把一纸条靠近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偏移,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______的地方压强小。
9.暑假,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0.如图
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抽气时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12.用如图
所示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甲的密度为______
g/cm3,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中,则________(选填“甲”和“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
13.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
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的质量为31.8
t、密度为2.65×103
kg/m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
m、宽2
m、高0.5
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G-3-12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
m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
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求:(g取10
N/kg)
(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答案
1.
A 
2.
D 
3.
A 
4.
B 
5.
(1)排尽筒内的空气 (2) (3)偏小
(4)甲 拉动乙注射器筒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6.
B 
7.
C
8.
上 大
9.
低 
10.
等于 大于 小于
11.
C 
12.
1 甲
13.
(1)泡沫的形变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14.
(1)12
m3 (2)1.5×105
Pa (3)3∶110章专题训练(压强综合运用)
1.如图
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
N,物体B的重力为30
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
m2,B的底面积为4×10-2
m2,求:
(1)物体B对A的压强。
(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甲、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均为10
cm,而质量分别是2
kg、3
kg,现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如图
所示,边长分别为a,b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a∶b=1∶2,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_.
4.如图
所示,两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5.如图
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的底面积为10
cm2,容器重为2
N,容器中水深为20
cm,则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___Pa,桌面受到甲容器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将这些水倒入乙容器中,这时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与甲容器底原来受到水的压强相比较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6.如图
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7.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
所示。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A.8∶1
B.4∶3
C.4∶1
D.1∶2
8.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
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丙最大
9.如图
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倒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p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如图
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
cm2,深度为10
cm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N。将其倒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__,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________,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___,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后四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11.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________F乙,p甲________p乙。(均选填“<”“>”或“=”)
12.如图
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_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________F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如图
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装液体的重力。
14.如图
甲所示,底面积为50
cm2、高为10
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
g、体积为40
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g取10
N/kg)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15.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
Pa以内.有一辆质量为2000
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
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
m2.(g取10
N/kg)求:
(1)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并判断其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答案
1.
(1)物体B对A的压力:
FBA=GB=30
N,
物体B对A的压强:
pBA===1500
Pa。
(2)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FA=GA+GB=20
N+30
N=50
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pA===2500
Pa。
2.
C
3.
1∶4 1∶1 
4.
A 
5.
2000 4000 变小
6.
C 
7.
C 
8.
D 
9.
大于 大于 
10.
1×103 2 不变 变大 不变 变小
11.
= <
12.
小于 小于 等于 
13.
甲 小于
14.
(1)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为ρ液===1
g/cm3=1×103
kg/m3。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ρ液gh液=1.0×103
kg/m3×10
N/kg×10×10-2
m=1×103
Pa。
(3)小球的密度为ρ===2.5
g/cm3,小球静止后会浸没在液体中,则小球排开液体的重力为G排=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40×10-6
m3=0.4
N,容器的重力为G容=m容g=100×10-3
kg×10
N/kg=1
N,小球的重力为G球=m球g=100×10-3
kg×10
N/kg=1
N,液体的重力为G液=F压=pS=1×103
Pa×50×10-4
m3=5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32×103
Pa。
15.
(1)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车=G总=(m1+m车)g=(10000
kg+2000
kg)×10
N/kg=1.2×105
N,
车辆对地面的压强:p===1×106
Pa>7×105
Pa,所以超过了行业标准.
(2)要使该车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则这辆车对路面的最大压力:
F′=p0S=7×105
Pa×6×0.02
m2=8.4×104
N,
则该车的最大总质量为m总′====8400
kg,
所以该车最多可装载的货物的质量为m载=m总′-m车=8400
kg-2000
kg=6400
kg=6.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