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辛亥革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5-05 21: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辛亥革命
材料一:……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一:……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理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中心:东京 上海
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思想上
组织上
军事上
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思想上
组织上
军事上
革命高潮
革命高潮—武昌起义
思考:与以往的政权相比,有哪些不同
中华民国成立
思考:与以往的政权相比,有哪些不同
推举
宣誓
中华民国成立
思考:与以往的政权相比,有哪些不同
推举
宣誓
国名
中华民国成立
思考:与以往的政权相比,有哪些不同
推举
宣誓
国名
中华民国成立
思考:与以往的政权相比,有哪些不同
推举
宣誓
国名
宪法
中华民国成立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主权在民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三权分立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
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法国: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制,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直至1830年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
英国: 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法国: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制,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直至1830年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
英国: 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