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5-03 14: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山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模拟卷
高二历史
本试卷共7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与傅立叶、欧文并称为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圣西门
6.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8.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9.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
15.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日本正式建交 B.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出现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17.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
A.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荷兰
18.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9.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商品经济停滞不前 B.官营手工业开始没落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2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21.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
A.金融市场秩序 B.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C.农场主与国家的关系 D.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22.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自由放任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28.近代中国流行的服饰中,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A. B. C. D.
29.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30.右图所示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号称“书圣”,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怀素
31.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赋 D.小说
3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A.神秘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33.启蒙运动发生的中心地区是
A.法国 B.美国
C.荷兰 D.意大利
34.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的重要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资政新篇》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35.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39.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A.“创立民国” B.“平均地权”
C.“耕者有其田” D.“节制资本”
40.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42.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某国”是
A.英国 B.苏联
C.德国 D.美国
43.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4.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 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 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4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4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47.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该事件标志着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
48.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49.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50.“吾国匹头(布匹)市场,完全为英日之势所占,国货出品不多,行销亦不及英日货之旺盛。自(1925年)五卅惨剧发生,提倡国货不遗余力,于是呆滞不动之本国布顿见活动。”材料表明
A.1925年是我国提倡国货运动的起点
B.国货运动迫使英日布匹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C.提倡国货运动有助于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D.1925年后中国布匹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
51.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农业集体化 B.政府干预经济
C.自由放任 D.没收私人企业
52.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重要原因是
A.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D.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54.右框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
A.欧洲军事集团化
B.两极格局的解体
C.欧美对抗的升级
D.欧洲经济一体化
55.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
5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提倡重农抑商 B.主张学习西方
C.反对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57.卢梭指出,法律是“公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仅有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君权神授   B.主权在民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
58.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指
A.民生与民权   B.自由与革命  
C.平等与博爱    D.民主与科学
59.19世纪后半期,受光学发展的影响,一些画家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应该从光的角度来观察,一切色彩皆发源于光,光和色成为他们研究的中心课题。这些画家属于
A.古典主义画派 B.印象主义画派
C.浪漫主义画派 D.现实主义画派
60.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
61.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积极意义在于
A.极大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B.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有力地促进了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
6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该条文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与法治 B.中央集权
C.分权与制衡 D.平等自由
63.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不结盟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包括
A.政治合作化 B.非集团化
C.经济一体化 D.独立自主
64.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B.存在新的雇佣关系
C.政府放弃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日益加深
65.罗斯福新政改造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而苏俄新经济政策则创造了社会主义新的经济模式。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点是
A.实行自由经济体制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肯定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D.承认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66.毛泽东在谈到“一五”计划时指出:“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毛泽东认为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小仁政” B.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人民生活没有影响
C.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
D.人民生活的改善应服从于国家工业化战略
参考答案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D A C C B A D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A B D C D B D B A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BC AC BD AB CD CD AB BC AD BC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欧盟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