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为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C
2.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
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
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b
C.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父本的基因型为XBY。
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答案:B
3.下图是一哺乳动物某种分裂过程简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②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已经加倍
B.细胞⑤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C.细胞③与④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不只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①分裂产生的细胞⑤基因型只有1种
答案:A
4.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答案:D
5.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答案:C
6.有丝分裂末期,在植物细胞中央出现了细胞板,最终将细胞分裂为二。有关细胞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结构有关
B.细胞板主要由纤维素、果胶、蛋白质和磷脂物质构成的
C.生物膜的融合是细胞板形成的基础
D.细胞板的结构与植物细胞壁相同
答案:D
7.下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L清水或等渗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图。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饮入大量清水后,代表尿流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c
B.当饮入一定量的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代表尿流量变化的曲线是d
C.若曲线d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此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
D.若曲线c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渴觉形成并逐渐增强
答案:D
8.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答案:D
26.(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了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过程。
(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___d分钟。
Ⅱ.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请分析回答问题:
光强(mmol光子/)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umol CO2 /m2 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果 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净光合速率(umol CO2 /m2 s) -2.10 1.10 3.70 5.40 6.50 7.25 7.60 7.60 7.60 7.60
(1)果树的净光合速率,除通过测定CO2的吸收速率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______的释放速率来计算。
(2)从表中看出,两种果树都表现出了对光能的利用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__________的趋势。
(3)分析上表,两种果树中,_________的细胞呼吸速率更高,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_________所需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更高,两种果树都达到光饱和点后,龙眼比芒果的最大总光合速率_________。
(4)光强小于0.5mmol光子/ ( http: / / www. /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光强大于0.7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一般是__________,从植物自身因素分析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共15分)
Ⅰ.
(1)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①②③④
(3)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 如图虚线所示
(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大于(长于)
Ⅱ.
(1)氧气
(2)减小
(3)芒果 龙眼 大
(4)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光合色素的种类与比例、酶的数量与活性(其他合理答案亦给分)
27.(18分)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将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个。
②己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______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几率是______。
(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能、不能)_________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
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
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
(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 自交→F2 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l→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 ,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 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③B流程与A流程图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8分)
(1)基因选择性表达
(2)(本小题每空2分) ① UAUUCGUUCUGUAAU 5
② 碱基对的替换 1/2
(3)①能 ②DNA复制与转录 ③探针与R或r基因(单链DNA)
④RR
(4)①基因重组 ②基因型和表现型 干旱(缺水)
③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全部遗传信息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某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一种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A。通过实验,研究人员从污泥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A的菌株B,并发现和纯化出该菌分泌的能催化A分解的酶M。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作答:
(1)在过程①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和_____。
(2)从污泥中筛选出菌株B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从功能上分析,属于_________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作为碳源。
(3)菌株B分泌的酶有多种,欲从滤液中分离出酶M,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 法和电泳法。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是根据分子的______和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不同而实现的。
(4)分离纯化出酶M后,可采用______技术来提高酶的重复利用率。
答案:(1)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2)选择 有机物A
(3)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其他合理答案亦给分) 带电性质 迁移速度
(4)固定化酶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转基因生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如激素、抗体、疫苗、酶等。下图是通过生物工程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烟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构建表达载体的A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和_______。
(2)B过程中,常用____处理使细菌转化为感受态细胞,从而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D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把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E过程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个阶段。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F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答案:(1)限制酶 DNA连接酶
(2)Ca2+(CaCl2溶液)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法
(3)脱分化 再分化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