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回到古代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回到古代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6-12 08: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到古代》教学设计
【教学版本】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龙舟夺标图》、秦代《兵马俑》、《东汉水陆交战图像石拓片》、《铜马车》等古代艺术珍品图片,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古代经典的美术作品,感悟古代美术作品的生动与细致,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建筑、车船的造型特点和环境特点,以便学生进一步创作。
【学情分析】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心理特征,主要以自由想象描绘和动手制作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思维的发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逐渐会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对象,越来越追求真实的表现手法,也会由于表现上的“画不像”而丧失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和兴趣。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提供想象的空间给学生,突破概念性的形和色,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理念】
本课是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交流、体会、欣赏古代经典美术作品,鼓励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建筑、车船的造型特点和环境特点,以便有助学生进一步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不同历史时代的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特点。
②能自编一个“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能以科幻小故事的创意构思,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与同学相互分享“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②对中外经典美术文化产生欣赏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古老遗迹与珍贵文物中的造型细节特征,构思自己回到古代的故事想象画。
【教学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角色形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
【教学准备】教师:古代题材图片、视频、PPT课件等。
学生:收集古代人物作品图片或遗迹图片。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以勾线平涂的手法,构思表现回到古代的景象。
2、较高要求: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有情节的画面。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神话》影片导入。
小结:影片中的成龙以穿梭时空,回到了古代所发生各种有趣的事情。
2、板书课题《回到古代》
二、欣赏与感受
1、欣赏教材《龙舟夺标图》、《东汉水陆交战图画像石拓片》《兵马俑》、《铜马车》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分别从年代、人物相貌、服装)
师:当我们看到古老的遗迹、珍贵的文物时,总让我们浮想联翩。
思考:⑴“远看”《龙舟夺标图》、《东汉水陆交战图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场景?出现了哪些形象?
小结:《龙舟夺标图》反映了元代的建筑,以巍峨、竞渡争先的龙舟和众多的观赛人,展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龙舟竞赛场面。《东汉水陆交战图》反映了东汉时期的一场波涛汹涌的交战。
⑵“近看”秦代兵马俑有什么造型特点?秦代铜马车是古代交通工具,与现代交通工具有什么区别?
小结:兵马俑以浑厚、健美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而铜马车以完整的结构、准确的造型、精心的制作将秦代的马车驾引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2、了解元代、东汉、秦代的服饰。
⑴介绍服装。
⑵了解其他朝代的服装。
3、联想与交流
⑴展示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分析他们画了什么故事?用了哪些物品来对比?
⑵启发联想。
问:如果回到古代,你会当什么?做一个怎样的角色?
三、教师示范作画步骤(微课展示)
1、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2、播放示范视频。
3、教师小结创作方法。
⑴构思故事情节。
⑵画出古代人物。
⑶我在做什么。
⑷最后添加背景。
四、创作实践,感受乐趣
1、明确创作要求。
基本要求:以勾线平涂的手法,构思表现回到古代的景象。
较高要求: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有情节的画面。
大胆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⑴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生把做好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五、展示评价
1、以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组织交流,评出最佳故事奖。
2、教师总评,表扬构思奇特的作品,点评作品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