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8课“冷战”中的“热战” 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8课“冷战”中的“热战” 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3 15:5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8课
“冷战”中的“热战”
什么是“冷战”?
“冷战”的重点在哪一地区(大洲)?
哪一事件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课标要求: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与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1945年9月,日本投降,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9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北分别成立政府后,双方斗争日益尖锐,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仅1949年,“三八线”上的武装冲突就超过千次。
一、朝鲜战争的背景
冷战全面开始,朝鲜半岛分裂
二.朝鲜战争的进程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
2.1950年9月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干涉
3.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百废待兴的中国为何还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11月4日)
材料二
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新中国政权;
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与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二.朝鲜战争的进程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
2.1950年9月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干涉
3.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4.1951年7月边打边谈
5.1953年7月停战
材料一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不无伤心地回忆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材料二
彭德怀总结朝鲜战争时说“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三
毛泽东总结朝鲜战争时说“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材料四
1954年以讨论朝鲜问题为主题之一的日内瓦会议,由于美国的阻挠而未能达成协议。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甚至拒绝与中国外长周恩来握手。
材料五
1958年10月,在完成帮助朝鲜战后重建任务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1953年韩国与美国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了在韩国的驻军权和战时指挥权,并延续至今。
①对美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②对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各项事业发展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中美关系长期敌对
③对朝鲜半岛: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安全,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南北对峙至今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共赢得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一.越南战争的背景
越南分裂,美国干涉越南内政,支持南越政权
1、特种战争(1961-64年):
美国出钱出枪,派军事顾问,用“越南人打越南人”
2、局部战争(1964-68年):
直接派兵到南越作战,滥炸北方(南打北炸),中苏的军事、物资装备支援
3、越南化战争(1968-73年):
美国内反战运动,美国撤军,停战协定
4、越南内战(1973-75年):
南越解放,战争结束
二.越南战争的进程
材料一
越南战争中美国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各种新式武器,耗资2000亿美元,伤亡36万人。
材料二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
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材料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5月访问苏联,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缓和高潮。
材料四
1976年7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与越南南方共和国宣布合并为一个国家,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材料五
越南战争中有160万越南人死亡。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材料六
1965年到1970年,中国派出援越后勤保障部队32万人,专家、技术人员2万余人,给予越南物资援助达200亿美元。
三.越南战争的影响
①对美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使美国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调整外交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谋求和苏联缓和与对话,使美苏争霸态势呈现苏攻美守局面。
②对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实现了统一,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对中国:援越客观上加重了经济负担。
相同点:原因、结果、影响方面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比较。
不同点: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美军侵略方式
中国援助方式
战争直接结果
相同点:
原因方面二战后都有分裂状况;
结果方面都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影响方面都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比较。
不同点: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美军侵略方式
打着“联合国军”旗号
直接侵略
中国援助方式
直接出志愿军
物资及技术援助为主
战争直接结果
朝鲜仍旧分裂
越南完成统一
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例,认识“冷战”与“热战”
的关系
①战争原因:
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
担心东南亚国家倒向共产主义一边,因而要遏制苏联,所以“热战”是“冷战”的产物。
②战争过程:朝鲜、越南的国内统一战争发展为美国侵朝、侵越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所以“热战”是“冷战”
在亚洲的发展。苏联对朝鲜、越南的军事援助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③战争结果:朝鲜战争结果加剧了半岛的分裂局面,促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越南战争美国急于脱身,不得不调整与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所以“热战”是“冷战”
的“晴雨表”。
1、”冷战“中出现了”热战“的根本原因是(

A、为防止南越政权垮台
B、美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连锁反应
C、美把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视为苏联的扩张,欲置社会主义于死地而后快
D、苏联和美国军备竞赛的结果
2、朝鲜在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分裂,
这是由于(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C、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D、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分别占领造成的
3、朝鲜半岛分裂55年后,北南双方首脑举行首次会晤,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走向和解,说明了(

A、朝鲜半岛双方从此不再有对抗和冲突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美国在亚洲的霸权政治失败
D、朝鲜南北双方走向统一
C
B
D
4、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美国在南越推行所谓的“特种战争”是指(
)
A.排挤法国,插手越南事务
B.“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C.向南越政府提供援助、派遣顾问
D.将战争由南方扩大到北方
6.(2011·潍坊高二检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已成为美国人心中难以擦拭的伤痛,它们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属于“冷战”中的“热战”  
B.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援助
C.美国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D.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B
B
C
渴望和平
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