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教案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教案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12 10:43:0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五年级
数学
把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
时按题目要求取近似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先化成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你同意丁丁的想法吗?可以拿出笔,
画一画,算一算。
丁丁
乐乐
0.3小时
丁丁
乐乐
0.3小时
丁丁
乐乐
0.3小时
丁丁
乐乐
0.3小时
丁丁
乐乐
0.3小时

_

?


>0.3叶
J
I
t
I
I、
I
I
I
111
l
I
t,
0
\
'V
I
丁丁环

考:丁丁绎天读书的时间长。
6D
+
3)(.
I
:::.
20
C分)
o.s
,c
6o,=
s,
c分)
)因为
2吩
>
18分

叩队古时>
o.3时。
答:
1
1

、读书的啦]长。
分数化成小数
小数化成分数
谁读书的时间最长?谁读书的时间最短?
小兰:
小月:
小宇:
用分做单位
通分
小兰:
小月:
小宇:
分数化成小数
小兰:
小月:
小宇:
分数化成小数
小兰:
小月:
小宇:
0
1
可以帮助整数、分数、小数找到“家”。
直线上表示数,可以直观地比较数的大小。
)里填分数,下面的(
)里填小数。
0
1


)(

在图中上面的(

)(
)(



)(

第一个小数是几呢?
0
1

)(


)(
)(





先填分数,再填小数。


0
1
2
聪聪的身高
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1米60厘米
2.4吨
鸡蛋的质量
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1米60厘米
1.6米
2.4吨
小货车的
载重量
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1米60厘米
1.6米
3千克125克
3.125千克
2.4吨
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1米60厘米
1.6米
3千克125克
3.125千克
2吨400千克
2.4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在解决问题中,需要统一成分数或者小数。
分数化成小数后,有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
小数,有的分数可以化成无限小数。
分数和小数各有各的价值。
作业:数学书第75页第3题、第4题。

见第四单元第12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是学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之后的一节练习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从对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不同角度,探索并掌握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本节课重点运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既巩固第一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也为后续的探索规律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重点)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发展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难点)
3.提高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1.两个数比较大小
丁丁所在的班级开展了“快乐读书月活动”,班级的小伙伴们都参与其中,每天坚持阅读,丁丁每天读书总时间是小时,乐乐每天读书总时间是0.3小时,丁丁认为,他们两个人的读书时间是相同的。同学们,你同意丁丁的想法吗?可以拿出笔画一画,算一算。
预设1:借助直观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预设2:同一单位,把“小时”转化成“分”,再比较大小。
预设3: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预设4: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能通分的要通分),再比较大小。
2.三个数比较大小
丁丁的同学们也参加到读书活动中,小兰每天读书的时间是小时、小月每天读书的时间是小时、小宇每天读书的时间是小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谁读书的时间最长?谁读书的时间最短呢?
预设1:同一单位,把“小时”转化成“分”,再比较大小。
预设2:通分后,再比较大小。
预设3: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大小。
(二)借助直线上表示数,建立分数意义与分小互化的联系
1.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2.展示交流,解决问题
3.反思总结,积累经验
(三)借助生活情境,巩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1.长度单位转换中,巩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聪聪的学校在体检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身高是1米60厘米,同学们能分别用小数和分数来表示聪聪的身高吗?
独立思考,展示交流。
2.质量单位转换中,巩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1)妈妈买来3千克的鸡蛋,用小数表示。
(2)把2.4吨用分数表示?2.4吨合多少吨多少千克?
独立思考,展示交流。
(四)课堂总结
回顾一下,经历这节课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或者还存在哪些困惑?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75页的第3题和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