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②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②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1?
[教学重点]?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对“切割磁感应线”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己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 结论.
[教学器材]?手摇发电机、发电机示教模型、矩形线圈、螺线管、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铁架台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采用图文结合方式,用大量事例来说明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与电能的关系,并直接告诉学生所有的电能都来自发电厂,引导学生看多媒体图片,并说明不论何种发电方式,它们都离不开发电机。最后提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板书课题
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Ⅱ.新课教学
一.认识发电机
活动1.利用手摇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
教师组织学生画出使电机发电的电路图,当学生正确画出电路图后,让学生上来参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尝试发电。
教师可让1-2个学生来做演示实验。学生慢速和快速摇动发电机,观察小灯泡发光的亮度.
活动2.拆开发电机,探究发电机的内部结构.
提问
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板书
主要部件:磁体和线圈.
引言:历史上奥斯特首先发现电生磁的现象之后,许多科学家开始逆向思考,磁能否生电呢?又例如,我们已经探究到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那么,我们逆向思考一下,受到力作用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不会产生电呢?
???学生会想到将探究电动机为什么转动的实验倒过来做
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问题
发电机产生电流的条件是怎样的?
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线圈怎样简化?
2.怎样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了电流?
3.电流计偏转的情况跟线圈运动的方向、快慢及磁场方向、强弱有什么关系?
4.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撰写实验步骤.
演示 观察在以下条件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矩形线圈下面的边放入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线圈引线与电流计两接线柱相连.
1.线圈和磁铁都静止,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2.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3.线圈在磁场中沿磁感线方向来回运动,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4.线圈静止,沿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移动磁铁,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5.让整个线圈在磁场中重复以上运动.
6.让导体静止,磁体运动,重复以上实验.
7.断开开关,重复以上实验.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结论1:________(闭合/不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结论2:改变__________的方向或改变________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改变,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的方向和?______的方向有关.?
教师归纳可得:
板书??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当电路不闭合时,将产生感应电压.
演示 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改变磁场方向和改变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板书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演示 利用线圈和条形磁铁探究线圈中磁场变化时产生感应电流.
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师生结合模型和投影,讨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教师演示幻灯片让学生知道发电机内部结构比模型发电机复杂得多,它有定子和转子等组成,但主要部件仍然是线圈和磁铁。同时了解实际发电机通常都是水轮机、内燃机或汽轮机带动转子转动的,实际发电机通常产生的是都交流电。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学生阅读课本P35信息浏览.
[总结巩固]?
一.小结(学生小结,教师归纳.)
二.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