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问题: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街头
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
现在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思考:欧洲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效果?
一、欧共体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3)西欧各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必须联合起来。
1、原因:
2.
经过
(1)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
1993年欧盟成立。
性质:从经济领域开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3.
影响
(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3)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
思考:日本如何恢复发展经济,并迅速成为经济大国?采取什么措施?取得怎样效果?
原子弹下的日本
B.
为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条件.
C.日本政府重视
,
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D外部条件:
1、原因:
民主化改革
美国
教育和科技,制定经济计划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A.
扶植日本,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2、表现:
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局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
看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
5.6
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势力的增长,日本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
影响
a.日本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
策,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b.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
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它们要求改变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谋求自身的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原因
(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A形成: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形成。
B宗旨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标志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
上国际
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3)影响: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1.
欧共体的联合自强
2.
日本的崛起
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
中国的振兴
欧洲走向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振兴
资本主义阵营
三足鼎立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不结盟运动兴起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崛起
知识小结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
B、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C、有力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C
A
4、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
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3、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
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D
A
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有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迅速兴
起
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作业布置:
练习册:P126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