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29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二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29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2 15:32:57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送别
李淑同
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多是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常态,具有豪迈的气势与开阔的意境,堪称精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




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去、到。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
有关资料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作者简介
1、请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

,

2、填空
⑴王勃,字

代诗人,与


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赠汪伦》)
⑶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子安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桃花潭水深千尺
雪上空留马行处
莫愁前路无知己
预习设计
⑸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⑹丈夫非无泪,

(陆龟蒙《别离》》)
⑺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⑻醉不成欢惨将别,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⑵《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
,▁▁▁▁▁▁
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洒离别间
落日故人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⑶《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⑷《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⑸《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⑹《蒹葭》中“



”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四、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注音:
⑴城阙(
)辅三秦
⑵同是宦(
)游人
⑶无为在岐(
)路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què
huàn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诵读诗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què
huàn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①城阙:指都城长安。
②辅:护卫。
③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④五津:蜀中长江上的五个渡口,这里指蜀地。津,
渡口。
译:(即将告别)由三秦护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宦游人:为了做官离家远游的人。
译:(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家在外做官的人。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①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
②天涯:天边。③若:好像。④比邻:近邻。
①无为:不要。无,同“毋”。
②岐路:指分手的地方。③沾巾:沾湿衣巾。
译:(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译:(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衣巾。
赏析诗歌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景色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写出了送别之地和友人上任的处所。
景色描写虚实结合。
实写送别地点突出长安城的气势雄伟;
虚写用“望”字,想象相隔千里的蜀地,
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衬托出双方依依不舍的情感。
2、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应如何理解?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
赏析诗歌
3、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有知音,虽各处天涯,也如同比邻一般。运用设喻,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写景,气势宏伟
——抒情,劝慰友人
——思念,友情深厚
——壮别,点明题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全诗结构
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文章主旨】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的友情。
全诗总结
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诗的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1、请默写高适的《别董大》一诗




2、按课文填空
⑴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苏轼《明月几时有》)

,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⑶扬子江头杨柳春,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又恐琼楼玉宇
山高月小
杨花愁杀渡江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堂检测
3、阅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根据提示填空:⑴诗中写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地的诗句:


⑵本诗中的破题句是


⑶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⑷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⑸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⑹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⑺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本诗中“

”意境相似。
⑻诗中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的诗句是


无为在歧路,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回答问题
⑴首联中的“望”字改为“想”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能改。“望”是“望见”之意。诗人巧用“望”字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⑵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⑶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⑷选择题:
①下列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B
▁▁
②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C
▁▁▁▁▁▁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多是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常态,具有豪迈的气势与开阔的意境,堪称精品。
有关资料
1、课题解说: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去、到。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
2、背景简介: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3、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填空
⑴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赠汪伦》)
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⑸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⑹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陆龟蒙《别离》》)
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⑻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⑶《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⑷《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⑸《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⑹《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四、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注音:
⑴城阙(
)辅三秦
⑵同是宦(
)游人
⑶无为在岐(
)路
答案:què
huàn

2、解释加点词语
⑴城阙辅(
)三秦
⑵风烟望五津(
)。
⑶同是宦游人(

⑷海内(
)存知己(

⑸天涯(
)若(
)比邻(
)⑹无为(
)在岐路(

⑺儿女共沾巾(

答案:⑴护卫⑵渡口⑶为了做官离家远游的人⑷四海之内,指中国。知心朋友⑸天边
好像
近邻⑹不要。无,同“毋”⑺沾湿衣巾
3、默写全诗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即将告别)由三秦护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家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衣巾。
五、赏析诗歌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景色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写出了送别之地和友人上任的处所。
景色描写虚实结合。
实写送别地点突出长安城的气势雄伟;
虚写用“望”字,想象相隔千里的蜀地,
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衬托出双方依依不舍的情感。
2、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应如何理解?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
3、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有知音,虽各处天涯,也如同比邻一般。运用设喻,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6、文章主旨: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的友情。
7、全诗总结: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诗的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课堂检测
1、请默写高适的《别董大》一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按课文填空
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明月几时有》)
⑵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⑶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⑷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3、阅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根据提示填空:
⑴诗中写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地的诗句:


⑵本诗中的破题句是


⑶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⑷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


⑸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⑹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⑺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本诗中“

”意境相似。
⑻诗中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回答问题
⑴首联中的“望”字改为“想”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能改。诗人巧用“望”字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⑵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⑶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远的志趣和的旷达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⑷选择题:
①下列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②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答案:①B②C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学案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学习难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多是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常态,具有豪迈的气势与开阔的意境,堪称精品。
有关资料
1、课题解说: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去、到。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
2、背景简介: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3、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⑴王勃,字_____,____代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⑵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赠汪伦》)
⑶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⑸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⑹丈夫非无泪,______________。
(陆龟蒙《别离》》)
⑺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⑻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⑶《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四、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注音:
⑴城阙(
)辅三秦
⑵同是宦(
)游人
⑶无为在岐(
)路
2、解释加点词语
⑴城阙辅(
)三秦
⑵风烟望五津(
)。
⑶同是宦游人(

⑷海内(
)存知己(

⑸天涯(
)若(
)比邻(
)⑹无为(
)在岐路(

⑺儿女共沾巾(

默写全诗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赏析诗歌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景色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2、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应如何理解?
3、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
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章主旨:
7、全诗总结: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诗的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六、课堂检测
1、请默写高适的《别董大》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填空
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苏轼《明月几时有》)
⑵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⑶扬子江头杨柳春,__________________。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⑷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3、阅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根据提示填空:
⑴诗中写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地的诗句:


⑵本诗中的破题句是


⑶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⑷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


⑸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⑹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⑺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本诗中“

”意境相似。
⑻诗中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的诗句是


4、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回答问题
⑴首联中的“望”字改为“想”字好不好?为什么?
⑵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⑶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⑷选择题:
①下列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②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学案答案
三、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⑴子安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⑵桃花潭水深千尺⑶雪上空留马行处⑷莫愁前路无知己⑸惟见长江天际流。⑹不洒离别间。
⑺落日故人情⑻别时茫茫江浸月
3、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⑶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四、1、què
huàn

2、⑴护卫⑵渡口⑶为了做官离家远游的人⑷四海之内,指中国。知心朋友⑸天边
好像
近邻⑹不要。无,同“毋”⑺沾湿衣巾
3、(即将告别)由三秦护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家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衣巾。
五、1、写出了送别之地和友人上任的处所。
景色描写虚实结合。
实写送别地点突出长安城的气势雄伟;
虚写用“望”字,想象相隔千里的蜀地,
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衬托出双方依依不舍的情感。
2、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
3、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有知音,虽各处天涯,也如同比邻一般。运用设喻,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4、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6、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的友情。
7、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诗的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五、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⑴又恐琼楼玉宇⑵山高月小⑶杨花愁杀渡江人⑷多情自古伤离别
3、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⑴不能改。诗人巧用“望”字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⑵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⑶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远的志趣和的旷达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⑷①B②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