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和(
)。
2.(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
增减变化的情况。
3.(
)统计图能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更好。
5.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更好。
6.为了清楚地看出各班学生数的多少,应选择(
)统计图更好;小明为了
观察自己的学习状况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检的分数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择(
)统计图。
7.在3个零件里面找次品至少称(
)次保证能找到次品,在9个零件里
面找次品至少称(
)次保证能找到次品。
8.从9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把9件物品分成(
)份称较为合适。
9.有17个外观一样的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比其他球重一些,用天平最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
10.用天平找次品时,应把所测物品分成(
)份,其中至少有(
)
份的数量相同,每两份的数量相差不能超过(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统计小明期末考试各学科成绩,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
)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变化情况。
(
)
3.统计了解一天内通过校门前公路的车辆变化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
)
4.在用天平找次品时,物品的数量不管有多少,都把它分成3组最合适。(
)
5.所测物品的数量在4~9时,用天平称,至少称2次,就能保证找到次品。(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小明想要比较他从4岁到10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应选择(
)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行
2.李老师想统计班级中同学们喜欢吃香蕉、橋子、苹果、荔枝的人数,应选择(
)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行
3.10瓶饮料,其中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次品。
A.3
B.4
C.5
4.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能表示(
)
A.数量的增减变化
B.数量的多少
5.统计图和统计表在表示数量时,(
)。
A.都一样,没区别
B.统计表更形象
C.统计图更形象
四、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共21分)
1.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6分)
(1)这幅图中纵轴的一格表示(
)。
(2)每隔(
)小明测量一次气温。
(3)测量数据中,(
)时的气温最高,(
)时的气温最低。
(4)相邻两次测量中,(
)时到(
)时的气温升得最快。
2.下面是某电动车厂2019年产量情况统计图。(15分)
电动车厂2019年产量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请填写每季度的产量。
(3)电动车厂2019年全年生产电动车(
)万辆,平均每月生产电动车(
)
万辆。
(4)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五、下面是好运公司2019年各月利润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4分)
1.(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2.(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3.(
)月到(
)月的利润持续上升,(
)月到(
)月的利润持续下降。
4.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2分)
5.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2分)
6.下半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2分)
六、解决问题。(共20分)
1.有8瓶油,其中7瓶质量相等,另外一瓶比其他的重5克,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油?(5分)
2.有14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红球,其中一个重量较轻,是不合格产品,你能用天平称几次能保证找出不合格产品?(5分)
3.一个运动队共21人,教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一分钟通知1人,最少花多少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个队员?(5分)
4.有27盒饼干,其中26盒质量相同,另外有一盒质量轻一些,用天平秤至少
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轻一些的饼干?(5分)
参考答案
一、1.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2.折线
3.条形
4.条形
5.折线
6.条形
折线
7.12
8.3
9.3
10.3
2
1
二、1.X
2.√
3.√
4.√
5.√
三、1B
2.A
3.A
4.B
5.C
四、1.(1)2℃
(2)2
(3)13
19
(4)9
11
2.(1)折线
(2)10
7
17
20
(3)54
4.5
(4)电动车产量呈上升趋势。
五、1.10
50
2.4
20
3.4
10
1
4
4.44-40=4(万元)
5.(32+25+21)÷3=26(万元)
6.(36+40+48+50+40+44)÷6=43(万元)
六、1.2次
2.3次
3.5分钟
4.3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