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燃料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燃料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12 16: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较清洁的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6.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INCLUDEPICTURE"HA5A.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HA5A.tif"
\
MERGEFORMATINET
7.2019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C.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8.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B.因为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含碳元素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CO2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10.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6-15.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6-1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11.H2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有关氢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H2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H2的密度最小
B.H2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点燃H2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12.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2题)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13.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1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②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染成的干燥紫色纸花变红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⑤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浅蓝色 
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死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15.同学们从课本和资料中发现,许多元素有多种单质,如H2、H3;C60、C90、C240;N2、N60。根据这种现象他们作出了推测:①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④同种元素的单质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5分)
16.(5分)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⑤一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单质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5)有剧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17.(8分)(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如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的主要成分与上述三种物质相同。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
18.(7分)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煤油是________加工的产品。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____________。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9.(5分)能源、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其分离,其产品能用于制蜡烛的是________。
(2)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会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氢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ZZ14.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ZZ1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0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21.(1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INCLUDEPICTURE"6-18.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6-1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1题)
制取与性质:
(1)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6-19.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6-1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2题)
(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F。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3.(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
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INCLUDEPICTURE"6-20.tif"
INCLUDEPICTURE
"H:\\李梦丹\\20秋\\化学\\9科学\\9KX化学\\6-2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3题)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1.A 
2.D 解析: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用木炭烤火易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金刚石没有导电性。
3.B 4.D 5.C 6.D
7.C 解析:煤矿的矿井里含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要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的含量,防止发生爆炸;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天然气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不可打开抽油烟机,而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8.A
9.C 解析:CO2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CO2不是一种酸,A错误。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C正确。CO2能使燃着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D错误。
10.C 解析:反应物中的氧气属于单质;在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催化剂,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11.C
12.D 解析:
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但足球不是由C60构成;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13.A
 14.C
15.D 解析: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多种单质,故①正确;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如C60、C90、C240等,故②正确;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如C60在超导、催化、材料等领域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故③正确;同种元素的单质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如O2与O3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用石墨可以制造金刚石等,故④也正确。
二、16.(1)①②③ (2)③⑥ (3)③④⑤ (4)④ (5)⑤
17.(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CO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3)CO2+H2O===
H2CO3
18.(1)煤;石油;二氧化硫;温室效应;
B、C (2)不可再生;CH4
19.(1)沸点;石蜡
(2)增大了煤(可燃物)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
(3)燃烧产物无污染;氢气在制取、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完全突破
20.(1)碳酸钙;固体用于人工降雨(合理均可)
(2)CO2+C2CO;化合
(3)CO2+Ca(OH)2===CaCO3↓+H2O
解析: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为无色无味气体,单质E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这些已知条件及图示的反应关系可联想到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而CO2又能与碳反应生成CO,则A、B、C、E四种物质均能确定;又由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可以确定D为CaCO3,C为CO2,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可以验证前面推断是正确的。
三、21.
制取与性质:(1)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
CaCO3+2HCl===CaCl2+
H2O+CO2↑
(2)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与O2(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交流:(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22.(1)酒精灯
(2)A;E或F;2KMnO4K2MnO4+MnO2+O2↑
(3)D;C;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析:(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装置A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先除杂质后干燥;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四、23.(1)9.9
(2)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9.9
g
= 
x=22.5
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9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2的总质量为25
g+150
g-165.1
g=9.9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