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是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从“清新的空气使我们感到舒适”切入,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空气污染现象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的认识,了解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让学生猜谜语引入“空气”。再借用一组清新的大自然风景图和一组空气浑浊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新的空气使我们感到舒适”引出课题;接着呈现一组空气受污染的场景,引导学生比较,并找出这些地方污染空气的主要因素是“燃烧”;这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入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及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污染的程度不一样”;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的方法,知道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二)探究目标:
1、利用对比实验验证“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及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污染的程度不一样”,从而得出“我们在生活中应采用低污染的燃料”;
2、利用多种方式考察当地空气污染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树立互相协作,愿意探究的精神;
2、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是什么东西污染了空气。
难点:根据以有的经验解释“白纱布变黑”“石棉网变黑”的原因,验证“不同的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程度不一样”。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视频资料
2、学具准备:酒精灯、蜡烛、石棉网、试管夹、白纱布、打火机
五、教学步骤
(一)谜语导入:
1.谈话:大家喜欢猜谜语吗?
2.课件出示谜语,指名猜。
3.出示谜底:空气
4、谈话: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与空气有关的课题。板书“空气”。
(二)情景创设:
1、同学们,请观察以下两组图片(出示清新爽朗的风景图片和空气被污染的图片)。说一说,你喜欢在哪种图片表现的环境中生活,为什么?(课件播放)
2、学生交流
3、谈话:对!第一组图片的环境的确很美,空气也很清新,清新的空气不仅使我们感到舒适,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板书课题
—
19.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引发思考
1、现在我们再看一组图片。(课件播放)
2、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分组讨论
(1)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2)燃料燃烧为什么会污染空气?请根据经验作出猜想。
4、谈话:哦!燃烧的烟尘!燃烧时是不是排放出烟尘呢?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四)实验验证
1、介绍实验
(1)认识实验器材
我们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酒精灯、蜡烛、白纱布、石棉网和试管夹,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学生分小组讨论制订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3)交流实验方案
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做?你们对他们的研究方案有什么疑惑或补充的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4)谈话:考虑的真周到,科学探究就应该这样!做实验之前,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实验,其实里面有许多奥秘等待大家去发现,去解决,希望你们能及时观察,记录实验中的新发现。在实验中,老师也给大家几点建议:
(1)不要玩火;
(2)防止烧到手;
(3)仔细观察石棉网上的变化;
(4)观察结束后,用白粉笔使石棉网“恢复原样”,熄灭火种,收理好实验器材。
2、班组展示,交流讨论
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谁先说说。
3、谈话: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五)拓展延伸
1、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学生填表、交流)
2、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机生命。请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个小资料。(播放)
3、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学生交流)
4、烧时还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增多还会形成酸雨,请看(播放)
5、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燃烧,怎样才能减少污染,保护空气清新呢?
6、小结:人需要呼吸空气维持生命,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可以呼吸14—20次,每次吸入的空气直接经过7个人体器官,最后这些气体要在大约7.5亿个肺泡中进行交换,假如我们身边的空气中漂浮着烟尘、细菌、病毒和其他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不良影响,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空气吧!
(六)课后拓展
各学习小组制作及张贴保护空气环境宣传画,要求主题鲜明,有鼓动性;或写一封给市环保局的建议信,要求建议符合实际,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