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题
第一单元
沉和浮
(
)1.木块在水中是浮的,两块木块用透明胶粘在一起,在水中还是浮的。
(
)2.一块木块和一张木桌子(与木块是同种木材)同时放入河中,木块是浮的,桌子是沉的。
(
)3.同体积的铁球和铜球放入水中,铜球受到的浮力大。
(
)4.鱼和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一样的。
(
)5.相同重量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浮。
(
)6.冰块放入水中后,一开始在水中是浮的。
(
)7.沉到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
(
)8.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是因为在水中的水桶受到了水的浮力。
(
)9.马铃薯一定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
)10.1立方厘米的物体重0.8克,它在水中是浮的。
(
)11.“沉浮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通过改变其体积大小来改变的。
(
)12.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会浮起来一些。
(
)13.铜砝码漂浮在水银上,说明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第二单元
热
(
)1.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
)3.刚加热过的金属,不可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手。
(
)4.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
)5.人站在阳光下会感觉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
)6.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
)7.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8.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9.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
)10.门上有一条缝,夏天的时候门缝大,冬天时门缝小。
(
)11.房门要比门框做得稍微小一点,免得夏天的门很难关上。
(
)12.如果两杯水的重量的一样,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样。
(
)13.为了增加热传递,电饭锅全部是容易传热的材料,即热的良导体制成的。
(
)14.奇妙的“喷泉”实验,是因为水受热膨胀,从瓶中喷出来了。
(
)15.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6.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
)17.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传热性能就差。
(
)18.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19.寒冷的冬季,人们穿棉袄比穿单衣感觉暖和,是因为棉袄能传递更多的热量给人体。
(
)20.棉被不但能够保温,还能产生热量。
(
)21.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
)22.同样粗细、长短的铜棒和铝棒同时放入水中,握手处先热起来的一定是铜棒。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有快有慢。
(
)2.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
)3.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
)4.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
)5.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
)6.人们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
)7.在滴漏实验中,只要水滴得慢,水滴的滴速就不会变,因此古人用滴漏可以计时。
(
)8.在滴漏实验中,前100毫升的水的滴速和最后100毫升的水的滴速是一样的。
(
)9.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我们称为摆的等时性。
(
)10.在滴漏实验中,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都会影响水滴滴漏的速度。
(
)11.摆锤越重,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
)12.摆绳做得越长,摆在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13.摆长就是摆绳的长度。
(
)14.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动速度越快。
(
)15.我们自制的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慢。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
)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
(
)2.地球不自转,围绕太阳转,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
)3.地球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假想轴叫做地轴。
(
)4.北极星永远不会动。
(
)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把地球分为24个时区。
(
)8.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北京是北京时间早上6:00,纽约是北京时间前一天的傍晚5:00。
(
)9.世界上不同城市的人们会在同一时间敲响新年的钟声。
(
)10.不同季节,我们看到北斗星的位置是一样的。
(
)11.北极星的位置在我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部天空。
(
)12.恒星周年视差、星座由东向西移动都可以证明地球在公转。
(
)13.同一时间,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14.由于地球的自转,天空中所有的星星都会东升西落。
(
)15.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的实验中,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的同学模拟的是“地球”。
(
)16.傅科摆在摆动过程中,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会与摆摆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而且是逆时针方向偏转的。
(
)17.托勒密和哥白尼都认为是地球是球形的。
(
)18.“地球在公转吗”的模拟实验中,“星星”的位置越远,看到的位置变化越明显。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沉和浮
(
√
)1.木块在水中是浮的,两块木块用透明胶粘在一起,在水中还是浮的。
解析:相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它的沉浮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
×
)2.一块木块和一张木桌子(与木块是同种木材)同时放入河中,木块是浮的,桌子是沉的。
知识补充:
乌木、沉香木、铁树、红木类五属八类33科基本都能沉水。
(
×
)3.同体积的铁球和铜球放入水中,铜球受到的浮力大。
解析:
铁球和铜球在水中都是沉的,它们的体积相同,排开的水量也相同,因此,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一样。
(
×
)4.鱼和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一样的。
解析:鱼鳔内含有空气,通过鱼鳔肌调节鱼鳔的收缩和膨胀,调节鱼的密度,改变鱼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是改变鱼受到的浮力大小;而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的,这是改变了潜水艇的重力大小。
(
×
)5.相同重量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浮。
修改:相同重量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
√
)6.冰块放入水中后,一开始在水中是浮的。
解析: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冰轻,水重。
(
×
)7.沉到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
(
√
)8.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是因为在水中的水桶受到了水的浮力。
(
×
)9.马铃薯一定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解析:马铃薯在一定浓度(即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盐水轻)的盐水中会浮起来。
(
√
)10.1立方厘米的物体重0.8克,它在水中是浮的。
解析:1立方厘米的水重1克,1立方厘米的物体重0.8克,比水轻,这个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
√
)11.“沉浮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通过改变其体积大小来改变的。
解析:
如上图所示,当我们用力挤压瓶子时,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一部分水进入笔帽,导致“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它就下沉了;反之,当我们松开手,水的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随之增大,受到的浮力也增大,它就浮上来了。
(
√
)12.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会浮起来一些。(因为大海的密度比江河大)
(
√
)13.铜砝码漂浮在水银上,说明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第二单元
热
(
×
)1.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锑、铋热缩冷胀)
(
√
)3.刚加热过的金属,不可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手。
(
×
)4.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变粗)
(
√
)5.人站在阳光下会感觉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
×
)6.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水在0到4摄氏度是热缩冷胀的)
(
×
)7.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
)8.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
)9.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
√
)10.门上有一条缝,夏天的时候门缝大,冬天时门缝小。
解析:门缝里充满空气,夏天天气热,空气热胀比门更快更大,因此,门缝大;到了冬天,空气冷缩比门更快更明显,因此门缝小。
(
√
)11.房门要比门框做得稍微小一点,免得夏天的门很难关上。(热胀)
(
×
)12.如果两杯水的重量的一样,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样。(温度不一样,体积就会不同。)
(
×
)13.为了增加热传递,电饭锅全部是容易传热的材料,即热的良导体制成的。
(
×
)14.奇妙的“喷泉”实验,是因为水受热膨胀,从瓶中喷出来了。(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烧瓶中的水从细玻璃管中挤出来了。)
(
×
)15.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16.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
√
)17.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传热性能就差。
(
√
)18.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
)19.寒冷的冬季,人们穿棉袄比穿单衣感觉暖和,是因为棉袄能传递更多的热量给人体。(棉袄是热的不良导体,是不容易将热量从身体传到外面去。)
(
×
)20.棉被不但能够保温,还能产生热量。
(
√
)21.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
√
)22.同样粗细、长短的铜棒和铝棒同时放入水中,握手处先热起来的一定是铜棒。(因为铜的传热速度快)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有快有慢。
解析:
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同样的速度在延伸的。
(
×
)2.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
√
)3.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
√
)4.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
√
)5.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
√
)6.人们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
×
)7.在滴漏实验中,只要水滴得慢,水滴的滴速就不会变,因此古人用滴漏可以计时。
(
×
)8.在滴漏实验中,前100毫升的水的滴速和最后100毫升的水的滴速是一样的。(前100毫升的水的滴速快,最后100毫升的水的滴速慢)
(
√
)9.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我们称为摆的等时性。
(
√
)10.在滴漏实验中,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都会影响水滴滴漏的速度。
(
×
)11.摆锤越重,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越多。(摆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与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
×
)12.摆绳做得越长,摆在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
)13.摆长就是摆绳的长度。(摆长是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
)14.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动速度越快。
(
×
)15.我们自制的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慢。(摆动速度不变)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
×
)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
(
√
)2.地球不自转,围绕太阳转,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
√
)3.地球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假想轴叫做地轴。
(
×
)4.北极星永远不会动。
(
√
)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把地球分为24个时区。
(
√
)8.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北京是北京时间早上6:00,纽约是北京时间前一天的傍晚5:00。(纽约比北京晚13个小时)
(
×
)9.世界上不同城市的人们会在同一时间敲响新年的钟声。
(
×
)10.不同季节,我们看到北斗星的位置是一样的。
(
√
)11.北极星的位置在我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部天空。
(
√
)12.恒星周年视差、星座由东向西移动都可以证明地球在公转。
(
×
)13.同一时间,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举例: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处于夏季,而南半球处于冬季)
(
×
)14.由于地球的自转,天空中所有的星星都会东升西落。(北极星“不动”)
(
√
)15.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的实验中,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的同学模拟的是“地球”。
(
×
)16.傅科摆在摆动过程中,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会与摆摆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而且是逆时针方向偏转的。(是顺时针偏转)
(
√
)17.托勒密和哥白尼都认为是地球是球形的。
(
×
)18.“地球在公转吗”的模拟实验中,“星星”的位置越远,看到的位置变化越明显。
解析:
前后两次观察,由于我们的观测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大,远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