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复习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强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复习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强化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3 07: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
1.慈溪杨梅名闻遐迩,其中“荸荠种”具有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等优势品质。
(1)图中所示的一颗颗杨梅是由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
(2)杨梅果大、核小等优势品质都是它的性状,这是由  
决定的。
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这两种成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这两种成分在植物体内
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
3.图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三个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所说的植物的重要性体现在图中 
 代表的生理活动。
(2)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
(3)新鲜的宁都脐橙存储时间过长,口味会变淡,这一现象与图中 
 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②在茎内通过 
 运输。
(5)园林工人在给梅江公园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中  
表示的生理活动。
4.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新冠肺炎的疫苗,但是已经治愈的病人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 
 ,那么新冠状病毒此时不叫病原体了,被称为 
 ,此人可能对此病有免疫力了,这种免疫叫 
 。这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其他的两道防线属于 
 免疫。
5.小花同学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中应转动[3] 
 ,使 
 对准通光孔。
(2)小花在进行观察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图是正确操作;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
(3)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图一中的[ ]  上,
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  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
(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
A.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6.小明和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和血涂片,分别获得了如下图象:
(1)小明想将视野中如图1所示甲图的像转化成如图1所示乙图的像,则应将载玻片  
A.顺时针转动90°
B.逆时针转动90°
C.向左上角移动
D.向右下角移动
(2)小华图2中的①、②、③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图中的序号)。
7.翠湖湿地位于海淀区,曾因污染严重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自2009年实施人工修复以来,湿地环境发生了巨变,成为北京唯一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翠湖湿地公园中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2)水是影响翠湖湿地动植物生活分布的重要 
 因素之一,因此水质净化是湿地恢复的重要工作。
(3)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净化水质。
①让污水流经吸附有多种微生物的生物膜,微生物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因此,这些微生物常常被称为 
 。
②每年投放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直接降低了某些爆发式增长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对维持水体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 
 ,以及在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人工修复后的翠湖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该湿地公园中  数量增加,使流入湿地的总能量增加,可供养更多的鸟类。
(5)目前,翠湖湿地依然设立封闭保育区,禁止游人进入,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等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和破坏,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翠湖湿地的 
 能力。
8.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菜豆种子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 
 发育而成的。胚是由 
 、 
 、  
和子叶四部分组成的。
(2)菜豆种子的[①]  
发育成⑥,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 
 。
(3)结构[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结构[⑦]中的  
(填“筛管”或“导管”)向上运输。
(4)由菜豆种子长成菜豆幼苗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9.马铃薯也叫土豆,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1)土豆块茎富含淀粉,在人体内最终消化为 
 ,主要在  
被吸收,并由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中,通过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土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块茎繁殖后代(如图1所示),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3)土豆开花后,农民一般会给土豆“打顶去花”,将花蕾摘掉,以提高土豆的产量这样做的原因 
 。
10.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被称为“开春第一果”。小明同学对适合北京种植的草莓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如图1),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小明同学制作了草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2.能向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 
] 
 中。
(3)小明同学还研究了不同光照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①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 
 强度。小明通过比较图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CO2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CO2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 
 和 
 也均不同。
②小华同学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不足,应补充处理方式为 
 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1.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c~d的成因是 
 。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12.EDTA钙钠是一种白色粉末,能与多种金属离子结合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医院常用其来救治重度铅中毒病人。回答下来问题:
(1)如图是心脏内部结构,当静脉注射的EDTA钙钠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最后经循环系统送达全身各处。
(2)EDTA钙钠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胃肠道及出现过敏反应,大剂量可损害肾脏。某病人用药期间尿检结果出现白细胞,则该病人肾单位中的 
 (填结构名称)出现了病变。
13.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的问题。
(1)若某病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经检查发现是肾脏患有疾病,由此判定肾脏出现病症的部位可能是 
 。
(2)若某病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原因可能是该患者体内  
(填激素)分泌不足。
(3)若某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病人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14.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基本不能完成运动,但调节心跳呼吸的基本生命中枢正常,至少说明下列哪一结构一定完好无损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主要是 
 (填图中字母)。
(4)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  。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5)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15.年初,纪录片《风味人间》在浙江卫视热播,其中特别拍摄了一组“臭名远扬”的食物,如中国的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国外的鲱鱼罐头、臭奶酪、冰岛臭鲨鱼等。
(1)这些食物之所以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发挥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 
 。
(2)这几种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 
 等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当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
(3)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 
 系统的负担。
(4)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如何成为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  

16.茶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据统计,金华市现有茶花种植面积8000余亩,品种400多种,其中从国外引进嫁接培育成功的精品180多种,已成为全
国最大的茶花种植基地。
(1)在“大黄山茶花园”内,大红色茶花是最著名、最多的花,花色还有:纯白色、纯粉色、普陀紫光……,品种繁多,生物性状由 
 决定;
(2)花农常采用嫁接、扦插等方法栽培茶花,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整个“大黄山茶花园”属于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4)茶花园内的湖水非常清澈,水草丰茂,湖面上还经常能看到白鹭。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改变非生物因素
B.减少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17.最近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面积爆发,关于此病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
(1)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具备  
和  
的特点,引起传染病的生物一般有  (写出2个)等,其中可以用抗生素杀死的有 
 ,而现在正在流行的新冠状肺炎,病原体是 
 所以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2)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医务人员采用体外人工肺,也就是将病人血液在体外仪器设备中进行 
 ,完成这一步的原理是气体扩散。体外加泵是相当于 
 ,如果同时可以增加营养的话,又相当于人体的器官 
 。
18.截止至2020年4月29日,我国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病例84369例,死亡4630例;国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为应对疫情多国实施封国或封城,这个举动属于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  

(3)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是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 
 。
(4)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患病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020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答案
1.(1)子房;(2)基因
2.根毛区;蒸腾作用
3.(1)甲(2)氧气(3)乙(4)导管
(5)丙
4.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三;非特异性
5.(1)转换器;低倍物镜;
(2)B;d;(3)1目镜;擦镜纸;(4)A;
(5)BAC
6.(1)B;(2)③;
7.(1)生态系统;(2)非生物;(3)①分解者;②比例;(4)生产者;(5)自动调节。
8.(1)受精卵;胚芽;胚轴;
胚根;(2)胚芽;子叶;(3)③导管;(4)有性。
9.
(1)葡萄糖;小肠;呼吸
(2)无性生殖;(3)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10.(1)无性(2)C,叶脉(3)①光合作用;
时刻;次数;②不遮光
11.(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种类(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12.(1)B;(2)肾小球。13.(1)肾小球;(2)胰岛素;(3)白细胞
14.(1)神经元(2)C
(3)E
(4)A
(5)听觉中枢
15.(1)反射弧(2)氨基酸(3)泌尿(4)消化和吸收
16.(1)基因;
(2)无性生殖;
(3)生态系统;
(4)C。
17.(1)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任2个);细菌;病毒;
(2)气体交换;心脏;小肠。
18.(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3)抗体;(4)非特异性免疫; 
2020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答案
1.(1)子房;(2)基因
2.根毛区;蒸腾作用
3.(1)甲(2)氧气(3)乙(4)导管
(5)丙
4.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三;非特异性
5.(1)转换器;低倍物镜;
(2)B;d;(3)1目镜;擦镜纸;(4)A;
(5)BAC
6.(1)B;(2)③;
7.(1)生态系统;(2)非生物;(3)①分解者;②比例;(4)生产者;(5)自动调节。
8.(1)受精卵;胚芽;胚轴;
胚根;(2)胚芽;子叶;(3)③导管;(4)有性。
9.
(1)葡萄糖;小肠;呼吸
(2)无性生殖;(3)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10.(1)无性(2)C,叶脉(3)①光合作用;
时刻;次数;②不遮光
11.(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种类(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12.(1)B;(2)肾小球。13.(1)肾小球;(2)胰岛素;(3)白细胞
14.(1)神经元(2)C
(3)E
(4)A
(5)听觉中枢
15.(1)反射弧(2)氨基酸(3)泌尿(4)消化和吸收
16.(1)基因;
(2)无性生殖;
(3)生态系统;
(4)C。
17.(1)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任2个);细菌;病毒;
(2)气体交换;心脏;小肠。
18.(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3)抗体;(4)非特异性免疫; 
2020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答案
1.(1)子房;(2)基因
2.根毛区;蒸腾作用
3.(1)甲(2)氧气(3)乙(4)导管
(5)丙
4.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三;非特异性
5.(1)转换器;低倍物镜;
(2)B;d;(3)1目镜;擦镜纸;(4)A;
(5)BAC
6.(1)B;(2)③;
7.(1)生态系统;(2)非生物;(3)①分解者;②比例;(4)生产者;(5)自动调节。
8.(1)受精卵;胚芽;胚轴;
胚根;(2)胚芽;子叶;(3)③导管;(4)有性。
9.
(1)葡萄糖;小肠;呼吸
(2)无性生殖;(3)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10.(1)无性(2)C,叶脉(3)①光合作用;
时刻;次数;②不遮光
11.(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种类(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12.(1)B;(2)肾小球。13.(1)肾小球;(2)胰岛素;(3)白细胞
14.(1)神经元(2)C
(3)E
(4)A
(5)听觉中枢
15.(1)反射弧(2)氨基酸(3)泌尿(4)消化和吸收
16.(1)基因;
(2)无性生殖;
(3)生态系统;
(4)C。
17.(1)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任2个);细菌;病毒;
(2)气体交换;心脏;小肠。
18.(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3)抗体;(4)非特异性免疫; 
2020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填空题
 1.慈溪杨梅名闻遐迩,其中“荸荠种”具有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等优势品质。
(1)图中所示的一颗颗杨梅是由花结构中的 子房 发育而来。
(2)杨梅果大、核小等优势品质都是它的性状,这是由 基因 决定的。
【解答】解:(1)杨梅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1)子房(2)基因
 
2.(2019秋?房县期末)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这两种成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根毛区 ,这两种成分在植物体内
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蒸腾作用 。
【解答】解:根是吸收的主要器官,根尖的成熟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这两种成分的主要部位,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植物的蒸腾作用向上的拉力促进了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根毛区;蒸腾作用。
 
3.(2019秋?宁都县期末)图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三个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所说的植物的重要性体现在图中 甲 代表的生理活动。
(2)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氧气 。
(3)新鲜的宁都脐橙存储时间过长,口味会变淡,这一现象与图中 乙 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②在茎内通过 导管 运输。
(5)园林工人在给梅江公园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中 丙 表示的生理活动。
【解答】解:(1)(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是.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甲表示光合作用,①表示氧气,②表示水,③表示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根据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体内的有机物减少而会出现空心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乙代表的生理活动有关。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水在茎内通过大部分通过导管运输。②水大部分通过丙散发到空气中,这主要是由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5)蒸腾作用(丙)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在树木移栽后,园林工人会给大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甲(2)氧气(3)乙(4)导管(5)丙
 
4.(2020?河口区校级模拟)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新冠肺炎的疫苗,但是已经治愈的病人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 抗体 ,那么新冠状病毒此时不叫病原体了,被称为 抗原 ,此人可能对此病有免疫力了,这种免疫叫 特异性免疫 。这是人体的第 三 道防线,其他的两道防线属于 非特异性 免疫。
【解答】解:已经被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抗体,新冠状病毒此时不叫病原体了,被称为抗原。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这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其他的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三;非特异性
5.(2020?济南模拟)小花同学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中应转动[3] 转换器 ,使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
(2)小花在进行观察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B 图是正确操作;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d 。
(3)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图一中的[ 1 ] 目镜 上,
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 擦镜纸 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
(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A 。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⑥
(5)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BAC 。
A.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1)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故B正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d”;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图一中的[1]目镜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
(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间的距离越短,所以组合是②③⑤,故选A;
(5)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1)转换器;低倍物镜;
(2)B;d;
(3)1目镜;擦镜纸;
(4)A;
(5)BAC。
6.(2020?宁波模拟)小明和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和血涂片,分别获得了如下图象:
(1)小明想将视野中如图1所示甲图的像转化成如图1所示乙图的像,则应将载玻片 B 
A.顺时针转动90°
B.逆时针转动90°
C.向左上角移动
D.向右下角移动
(2)小华图2中的①、②、③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③ (填图中的序号)。
【解答】解:(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但是旋转方向不受影响,因此图甲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物像是图乙。
(2)③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发生炎症、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明显增多。白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对大多数病原体起作用,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B;
(2)③;
 
7.(2020?海淀区校级模拟)翠湖湿地位于海淀区,曾因污染严重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自2009年实施人工修复以来,湿地环境发生了巨变,成为北京唯一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翠湖湿地公园中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 。
(2)水是影响翠湖湿地动植物生活分布的重要 非生物 因素之一,因此水质净化是湿地恢复的重要工作。
(3)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净化水质。
①让污水流经吸附有多种微生物的生物膜,微生物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因此,这些微生物常常被称为 分解者 。
②每年投放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直接降低了某些爆发式增长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对维持水体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 比例 ,以及在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人工修复后的翠湖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该湿地公园中 生产者 数量增加,使流入湿地的总能量增加,可供养更多的鸟类。
(5)目前,翠湖湿地依然设立封闭保育区,禁止游人进入,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等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和破坏,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翠湖湿地的 自动调节 能力。
【解答】解:(1)该湿地公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环境一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水、阳光、空气等属于非生物成分,各种各样的生物属于生物成分。
(3)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细菌通过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等无机物。从而使水得以净化。因此,从生物圈的角度来看,多数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人工修复后的翠湖湿地,生产者的数量大大增加,提高了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使流入湿地的总能量增加,大大改善了湿地生态系统,使得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加。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使生态系统崩溃,因此翠湖湿地设立封闭保育区,禁止游人进入,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干扰。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2)非生物;(3)①分解者;②比例;(4)生产者;(5)自动调节。
 
8.(2020?建华区校级模拟)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菜豆种子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的。胚是由 胚根 、 胚轴 、 胚芽 和子叶四部分组成的。
(2)菜豆种子的[①] 胚芽 发育成⑥,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 子叶 。
(3)结构[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 ③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结构[⑦]中的 导管 (填“筛管”或“导管”)向上运输。
(4)由菜豆种子长成菜豆幼苗属于 有性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解答】解:(1)一朵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①胚芽、②子叶、③胚根、④胚轴,四部分构成。
(2)种子萌发过程中,①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④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③胚根将来发育成根,②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因此结构⑧根是由图甲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来的。⑦茎中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菜豆是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1)受精卵;胚芽;胚轴;
胚根;
(2)胚芽;子叶;
(3)③导管;
(4)有性。
 
9.(2020?江门校级一模)马铃薯也叫土豆,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1)土豆块茎富含淀粉,在人体内最终消化为 葡萄糖 ,主要在 小肠 被吸收,并由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中,通过 呼吸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土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块茎繁殖后代(如图1所示),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3)土豆开花后,农民一般会给土豆“打顶去花”,将花蕾摘掉,以提高土豆的产量这样做的原因 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被利用。
(2)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生产上常用土豆块茎进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3)疏花疏果,可以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故答案为:(1)葡萄糖;小肠;呼吸
无性生殖;
(3)抑制生殖生长,使营养集中供给茎,使块茎增大,提高土豆的产量
 
10.(2020?江门校级一模)综合应用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被称为“开春第一果”。小明同学对适合北京种植的草莓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如图1),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小明同学制作了草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2.能向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 C ] 叶脉 中。
(3)小明同学还研究了不同光照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①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 光合作用 强度。小明通过比较图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CO2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CO2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 时刻 和 次数 也均不同。
②小华同学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不足,应补充处理方式为 不遮光 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草莓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属于营养繁殖,没有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通过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小明同学制作了草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2,能向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C】叶脉中。
(3)①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强度,吸收率高说明光合作用旺盛,吸收率低说明光合作用弱。小明通过比较图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CO2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CO2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时刻和次数也均不同。
②小华同学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不足,应补充处理方式为增加不遮光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故答案为:
(1)无性
(2)C,叶脉
(3)①光合作用;
时刻;次数;
②不遮光
 
11.(2020?河口区校级模拟)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 光合作用 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呼吸作用 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比例和种类 。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 ,曲线c~d的成因是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 。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b~c或d~e 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解答】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使用有机肥,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会产生二氧化碳,为温室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不同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比例和种类。
(4)由图示可知,温室密封后于第二天的凌晨4点开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幅下降,这是因为此时光照逐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c~d的成因是到了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又逐渐增加。曲线的b~c或d~e是每天的凌晨4点到下午的16点,此时段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通风可以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强度。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种类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12.(2020?温州模拟)EDTA钙钠是一种白色粉末,能与多种金属离子结合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医院常用其来救治重度铅中毒病人。回答下来问题:
(1)如图是心脏内部结构,当静脉注射的EDTA钙钠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 B (填字母),最后经循环系统送达全身各处。
(2)EDTA钙钠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胃肠道及出现过敏反应,大剂量可损害肾脏。某病人用药期间尿检结果出现白细胞,则该病人肾单位中的 肾小球 (填结构名称)出现了病变。
【解答】解:(1)通过静脉注射的EDTA钙钠进入血液后,由上下腔静脉收集,首先进入心脏的1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到肺静脉,到左心房,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注入主动脉,最后经过循环系统送达全身各处。可见药物经下腔静脉最先进入B右心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故答案为:(1)B;(2)肾小球。
 
13.(2020?镇海区二模)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的问题。
(1)若某病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经检查发现是肾脏患有疾病,由此判定肾脏出现病症的部位可能是 肾小球 。
(2)若某病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原因可能是该患者体内 胰岛素 (填激素)分泌不足。
(3)若某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病人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白细胞 。
【解答】解:(1)肾小球对原尿有滤过作用,若肾小球发生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变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就会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通过尿液排出,从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
(2)若某人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是糖尿病的症状,胰岛素可以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3)白细胞可以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作用,若人体有炎症,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故答案为:(1)肾小球;
(2)胰岛素;
(3)白细胞
 
14.(2020?广东模拟)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
(2)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基本不能完成运动,但调节心跳呼吸的基本生命中枢正常,至少说明下列哪一结构一定完好无损 C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主要是 E (填图中字母)。
(4)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 A 。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5)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听觉中枢 。
【解答】解:(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基本不能完成运动,但调节心跳呼吸的基本生命中枢正常,说明其脑干一定完好无损。故选C。
(3)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效应器。
(4)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是因为发生萎缩的结构是效应器,所以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故选A。
(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所以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故答案为:(1)神经元
(2)C
(3)E
(4)A
(5)听觉中枢
 
15.(2020?杭州一模)年初,纪录片《风味人间》在浙江卫视热播,其中特别拍摄了一组“臭名远扬”的食物,如中国的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国外的鲱鱼罐头、臭奶酪、冰岛臭鲨鱼等。
(1)这些食物之所以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发挥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 反射弧 。
(2)这几种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 氨基酸 等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当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
(3)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 泌尿 系统的负担。
(4)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如何成为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 消化和吸收 。
【解答】解:(1)这些食物之所以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发挥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
(2)这几种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
氨基酸等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当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
(3)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
(4)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通过消化和吸转变成人体的蛋白质的。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氨基酸
(3)泌尿
(4)消化和吸收
 
16.(2020?金华模拟)茶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金华市的市花。据统计,金华市现有茶花种植面积8000余亩,品种400多种,其中从国外引进嫁接培育成功的精品180多种,已成为全
国最大的茶花种植基地。
(1)在“大黄山茶花园”内,大红色茶花是最著名、最多的花,花色还有:纯白色、纯粉色、普陀紫光……,品种繁多,生物性状由 基因 决定;
(2)花农常采用嫁接、扦插等方法栽培茶花,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整个“大黄山茶花园”属于 生态系统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4)茶花园内的湖水非常清澈,水草丰茂,湖面上还经常能看到白鹭。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改变非生物因素
B.减少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解答】解:(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随着生物的传种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传递,在“大黄山茶花园”内,植物花色的遗传是基因决定的。
(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整个“大黄山茶花园”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故答案为:(1)基因;
(2)无性生殖;
(3)生态系统;
(4)C。
 
17.(2020?河口区校级模拟)最近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面积爆发,关于此病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
(1)传染病是由 病原体 引起的,具备 传染性 和 流行性 的特点,引起传染病的生物一般有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写出2个)等,其中可以用抗生素杀死的有 细菌 ,而现在正在流行的新冠状肺炎,病原体是 病毒 所以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2)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医务人员采用体外人工肺,也就是将病人血液在体外仪器设备中进行 气体交换 ,完成这一步的原理是 气体扩散 。体外加泵是相当于 心脏 ,如果同时可以增加营养的话,又相当于人体的器官 小肠 。
【解答】解:(1)传染病具有流行性性和传染性的特点,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疗效,所以该病不能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0)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医务人员采用体外人工肺,也就是将病人血液在体外仪器设备中进行气体交换,完成这一步的原理是气体扩散。体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体外加泵是相当于心脏,推动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如果同时可以增加营养的话,又相当于人体的器官小肠。
故答案为:(1)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任2个);细菌;病毒;
(2)气体交换;气体扩散;心脏;小肠。
 
18.截止至2020年4月29日,我国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病例84369例,死亡4630例;国外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病例3081925例,死亡214760例……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病原体 。(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为应对疫情多国实施封国或封城,这个举动属于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是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 抗体 。
(4)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患病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
(2)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为应对疫情多国实施封国或封城,这个举动属于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3)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是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抗体;
(4)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纤毛等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
(4)非特异性免疫;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