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非常相似;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电流方向 
(二)能力目标 
1、探究与体验通电导体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用右手螺旋定则; 
2、学生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探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右手螺旋定则 
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 
教学器材:小磁针、电池组、导线、滑动变阻器、通电螺线管演示器、铁屑、开关、条形磁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用投影打出一些图片,例如电磁起重机工作、电动机在运转、发电机在发电、磁悬浮列车奔驰等 
提出问题: 
以前学了电现象和磁现象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电与磁之间有没有联系?请大家填写问题卡并发表看法 
引入新课: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奥斯特的发现”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的磁场 
问:如何知道电流周围有无磁场呢?(用小磁针检测) 
(出示小磁针),在无外磁场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两磁极指向如何?为什么? 
演示:分别用条形磁体的两极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转向 
提出问题:1)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2)小磁针偏转方向为什么会变化? 
师生讨论归纳 
演示(1):小磁针放在桌上,将导线平行放在小磁针上方,合上开关,小磁针转到一个新的位置;断开开关,小磁针回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归纳:通电导体跟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演示(2):将电源两极对调,闭合开关,小磁针反向偏转 
学生归纳: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演示(3):改变电流大小,观察小磁针转向是否有变化? 
学生归纳: 
奥斯特实验-----奥斯特的发现、简介奥斯特 
提出问题: 
一根导线与多根导线通电产生磁场强弱是否一样,不一样则哪个更强? 
教师:实际应用时都是把导线绕成螺线管,相当于把多根导线叠加一起,增强磁性,那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又是怎样的呢? 
师生互动:(1)练习螺线管的绕法画法 
(2)在画好的螺线管正面标电流方向。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问:如何直观形象地显示出磁体的磁场分布情况呢?(用铁屑) 
演示1:在螺线管演示器的玻璃上均匀撒上铁屑,再将螺线管导线的两头接在电源两极上,合上开关,轻敲玻璃板,让学生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并与条形磁铁周围铁屑的排列情况相比较 
师生共同归纳: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它的磁感线分布与条形磁铁相类似,见课本插图 
演示2:螺线管周围放两个小磁针,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静止时所指方向,且画出图1;然后,把电源两极对调,小磁针发生偏转,且与刚才所指方向相反,画出图2学生归纳: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具体关系结合两图,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图1、图2中螺线管的绕法还各有一种,如图,试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附) 
四、作业布置: 
课本97页作业1、2、3 
五、板书设计: 
一、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跟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2、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它的磁感线分布与条形磁铁的相类似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3、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方 
向一致,则大姆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