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08 全球化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
【热点回顾】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知识梳理】
经济层面——加强经济全球化联系,合作共赢
1、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2)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
(3)消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结束
(4)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在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建立
(5)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国家组织
2、发展历程:
(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扩大;
(3)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全球化进程的表现:
(1)世界从分散到整体
(2)世界联系更为紧密
(3)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处于优势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3)我们的对策: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保持理性,学会防范和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经济合作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
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良好机遇,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消极影响
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都是中国参与的具有实质内容的国际区域合作。此外,中国还参与了如亚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20国集团等各类具有论坛性质的国际区域合作组织。
三、国际问题——加强国际协作,共抗人类命运风险
1、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国际性问题
(1)环境污染 (2)人口流动 (3)能源危机
(4)粮食危机 (5)毒品泛滥 (6)疾病传播
(7)恐怖活动 (8)经济利益冲突—政治利益冲突—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
2、应对措施
(1)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合作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加强国际协作,建立健全全球性问题预防机制,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
(3)加强国际互信,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推进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4)“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加强国家的理性判断,正确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与风险”,理性规避风险,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
四、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经济透视)
发达国家民粹主义盛行,保守政策增多增强,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大后遗症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占领华尔街”运动曾一度波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只是当时还停留在民间层面。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民粹主义上升到国家层面,开始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柏林墙倒塌到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历经了一个高潮期。一方面全球经济秩序从“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转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伴随高速经济增长,全球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后果之一是,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
收入分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之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显现出来,根本原因是经济停滞或增速放慢。在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但随之而来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停滞使分配问题成为焦点。尤其是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或纾困措施直接刺激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
如果说以“占领华尔街”运动为标志的反全球化指向的是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那么随后这些年一批西方政界人士则利用民粹主义倾向,把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归咎于外部冲击,即国家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等。尽管经济全球化能够提高全球福利水平是一个客观事实,所有国家都从中获益,但在他们看来,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相对更大,而发达国家获益相对过小。这种相对收益分配不均的原因被归结为规则本身出了问题或发展中国家破坏了现有规则。
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质疑自由贸易原则,倡导所谓的公平贸易原则。他们从多边主义开始转向区域主义,少数国家进而转向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比如,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质疑世界贸易组织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执政伊始就要求对原有的区域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直至目前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争端。?
发达国家出现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反映了其内部全球化受损群体的诉求,但他们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必然是错误的选择。对美国这样的国家而言,打着反全球化的旗号反对多边主义、倡导“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它会完全退出全球化,放弃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领导权。相反,它不会轻易放弃来自全球化的收益,只是不愿意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想独善其身或以邻为壑,其结果都只能是四处碰壁。世界经济的未来是一个再全球化的过程,即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与规则,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事关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考验着主要经济体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注定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
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国际行为主体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国家利益关系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对立和冲突的一面,也有协调和重合的一面。国家之间具有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利益关系,构成了国际合作的现实基础。国际合作的实质是国际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各个国家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依据来制定对外政策。由于相互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国家所制定的对外政策之间往往出现差异和碰撞,从而使国家间关系陷入纷争状态。为了保障共同利益的实现,国家需要对本国制定的对外政策进行调整,以使自身的政策和其他国家的政策兼容。
观点一 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行为
观点二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必然依托于霸权秩序的存在
【点评】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的自私本质决定了只有存在一个强大权威(霸权或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合作才可能发生。国家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学科&网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构建是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呈现出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两极对峙格局下,正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威慑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的冲突,相对和平;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希望依靠大国霸权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1)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国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是该体系建立的开始。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标志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正式建立。(3)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3.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
“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
(1)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
(2)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二个重要表现。
(3)中国重返联合国,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巨大能量,是第三个重要表现。
4.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各自的特点
(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2)经济区域集团并不要求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一致,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这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
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THANK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