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文科)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文科)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13 20: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性状水平
基因(分子)水平
以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单位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思考】桦尺蠖(huò
)的翅色是浅色(基因型为aa),偶然出现一黑色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且A对a是显性,若黑色翅比浅色翅更适应环境:
(1)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
(2)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A,如何保留?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
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1)

群:
(2)基因库:
(3)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
种群中该基因的数目
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例1】某桦尺蠖种群中,黑色翅的基因为A,
浅色翅的基因位a,抽样调查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10、20、70个、问A、a的基因频率以及
AA、
Aa、
aa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思考】尝试总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A%=AA%+1/2Aa%
a%=aa%+1/2Aa%
(1)在某种群中,AA的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有10个,求A、a的基因频率。
(2)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25%,aa的个体有15%,求A、a的基因频率。
(3)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50%
B,34%
C,25%
D,61%
【例2】某桦尺蠖种群中,黑色翅的基因为A,
浅色翅的基因位a,抽样调查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10、20、70个、让该种群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自然选择,无突变,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2)F1代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3)F1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4)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想一想,
F2代、
F3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改变吗?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AA(4%)
Aa(32%)
aa(64%)
AA(4%)
Aa(32%)
aa(64%)
A(20%)
a(80%)
A(20%)
a(80%)
A(10%)
a(10%)
A(10%)
a(70%)
A(20%)
a(80%)
AA(4%)
aa(64%)
Aa(32%)
亲代
基因型频率
AA(10%)
Aa(20%)
aa(70%)
亲代
配子的比率
F1代
基因型频率
F1代

因频率
F2代
基因型频率
F2代

因频率
F3代
基因型频率
F3代

因频率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可遗传变异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产生新的性状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黑色(A)
浅色(a)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白色
黑色
白色
黑色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黑色(A)
浅色(a)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70.7%
26%
29.3%
14.6%
56.1%
60.9%
26.1%
73.9%
29.3%
13.1%
升高
降低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基因型频率
AA
10%
11.5%
Aa
20%
22.9%
aa
70%
65.6%
基因
频率
A
20%
23%
a
80%
77%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黑色(A)
浅色(a)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1、自然选择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
为什么说它们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什么叫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且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他们是不是同一物种呢?
不是
全世界的人是不是同一物种呢?

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同一物种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隔离: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
资料分析1:
地理隔离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新物种





地理隔离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资料分析2:
生殖隔离
【思考】物种的形成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不一定;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
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1.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3.(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1、内容: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达到结果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生物的进化历程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总结: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
本观点包括:
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
是的改变。
3.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4.
决定进化的方向。
5.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6.共同进化:
7.生物多样性: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自然选择的例子(

A.警犬能够嗅到毒品
B.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多倍体生物
C.北极熊毛色为白色
D.太空椒的出现
2.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所谓定向是指(

A.定向生存斗争
B.适应特定环境
C.定向遗传
D.只产生有利的变异
C
B
3、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成A和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的地区没有变化,则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是(

A、比B慢
B、比B快
C、与B相同
D、开始比B慢,后来比B快
B
4.在经常刮海风的克格伦岛上,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
能飞的翅异常发达,不能飞的翅退化。这些昆虫都不易被暴风
刮到海里去,因而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试据此分析:

此岛上昆虫的祖先存在着个体
,说明
一般是
不定向的。

风暴对昆虫起了
作用。

这个现象说明了定向的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凡是存活下来的昆虫都是适应环境的,这是
的结果,
而且是通过
来实现的。
答案:⑴
差异
;变异

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生存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