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
地心说: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月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Aristotle、Tolemi
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月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并且自转着。
代表人物:Copernieus
、Tycho.Brahe、
Bruno
、Kepler
、Galilei、
讨论与交流
“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曾经历了漫长
的历程,现在我们应该如何评述它们的争论?
请发表你的观点。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日心说的忠实信仰者,对行星作圆周运动的描述时,发现与他的导师—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的观察值有8/的误差,他相信老师的观察是正确的,从而怀疑火星的轨迹是否为圆,在观测和核算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提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
二、开
普
勒
定
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椭圆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
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
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面积定律)
讨论与交流
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近日点
的速度大还是远日点的速度大?
近日点速度大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轨道
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r:表示半长轴b
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
(1)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为
,其中r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是一个常量,与行星无关但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此时k只与地球质量有关.
(3)椭圆轨道近似看成圆轨道时,R为圆轨道的半径.
太阳
行星的运动
苹果落地的思考
四、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其中m1,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4、引力常数
G称为引力常数,其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为1kg物体相距1m时万有引力的大小。
单位:
5、适用条件:
①质点间的相互作用,r为质点间的距离
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③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r是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r
6、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1)普遍性: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2)相互性: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独立性:两物体的引力,只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4)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万有引力的存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课堂小结
1、地心说、日心说
2、开普勒三大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3)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3、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条件
①质点间的相互作用,r为质点间的距离
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③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r是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4)四个特性:普遍性、相互性、独立性、宏观性、
课本50页第1题、第2题。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