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13周
二级监测卷
监测内容: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建议用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壮壮3天共看了12页课外书,她每天看的页数一定都是4页。(
)
(2)实验小学课外活动平均每个小组有20名同学,有的小组人数可能比20人多。(
)
(3)元元在四(1)班,平均每人剪30朵红朵,成成在四(2)班,平均每人剪28朵红花,成成不一定比元元剪得少。(
)
2、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钉钉”里提交的每天读英语的打卡时间统计表。
组
别
1小组
2小组
3小组
4小组
5小组
6小组
人
数
6
7
7
8
6
8
读英语的总时间(分)
84
88
95
84
71
124
平均每组每天读了多少分钟的英语?(10分)
平均每人每天读了多少分钟的英语?(10分)
3、下面是实验小学春季趣味运动会上两个班选手的投球比赛成绩表。
一班
二班
姓名
李明
张科
黄进
个数
9
12
15
姓名
杜钱
王子
高升
朱诺
个数
16
6
9
13
哪个班的成绩好一些?(10分)
4、5个数的平均数是92,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88,后3个数的总和是298,求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15分)
5、一次考试,姐姐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如果再加上英语的成绩平均分会提高2分,姐姐的英语考了多少分?(15分)
(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6、下面调查的是四年级两个班学生对学校早餐的满意程度。(16分)
班别
(
1
)
(
33
)
(
9
)
二班
(
3
)
(
6
)
一班
(
36
)
(
人数
)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1)一班学生对早餐非常满意的有(
)人,二班学生对早餐不满意的有(
)人。
(2)一班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比二班接受调查的总人数(
)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某酒店2-5月份在外卖送餐和门店堂食销售额情况统计如下表。
2月
3月
4月
5月
外卖送餐
12000元
13800元
15600元
17000元
门店堂食
6800元
6500元
5800元
5000元
把上面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12分)
表格中数据都较大,我们在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6分)
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酒店老板说吗?(6分)
参考答案:
1、(1)×
(2)√
(3)√
2、
(1)(84+88+95+84+71+124)÷6=91(分)
(2)(84+88+95+84+71+124)÷(6+7+7+8+6+8)=13(分)
3、
一班:(9+12+15)÷3=12(分)
二班:(16+6+9+13)÷4=11(分)
12>11
一班的成绩好一些。
4、
92×5=460
88×3=264
264+298-460=102;
5、
94×2=188(分)
(94+2)×3=288(分)
288-188=
100(分)
6、
(1)36,1;
(2)45,多2;
(3)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接受调查?
3+6+36+1+9+33=88(人)
(此题答案不唯一)
7、
(1)略;
(2)因为题目中的数据较大,我们应该注意表示数量的那条数轴上起点不为0,可以从4000开始,每格表示1000元。
(3)可以发现外卖送餐的销售额比门店堂食的逐步增多,建议老板更好地发展外卖配送业务,同时在门店多搞促销活动,以提高营业额。(此题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