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历史试卷(B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
)
A.设立六部
B.设立军机处
C.废丞相
D.修筑长城
2.(2018·贵州黔西南三州)电影《锦衣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3.(2018·山东东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4.(2018·广西百色)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5.(2018?玉林)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6.(2018·四川南充)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7.(2018·山东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8.(2018?衡阳)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9.(2018·湖南怀化)“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0.(2018·内蒙古包头)右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
)
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
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
11.(2018?大庆)“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
12.(2018·辽宁沈阳)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鼓励官员进谏
13,(2018·湖北黄冈)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14.(2018?大庆)清朝皇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5.(2018?东营)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宣政院
D.设置伊犁将军
16.(2018?北京)清朝修建永安寺(位于今北海公园白塔旁),寺内供奉达赖和班禅的塑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某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 )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东北
17.(2018·山东菏泽)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
A.打击倭寇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设立驻藏大臣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18.(2018?广西)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郑和
19.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8·山东青岛)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1.(2018·黑龙江大庆)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2.(2018?黄石)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的“思想的牢笼”是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
23.(2018·江苏盐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
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服从于列强的侵略
24.(2018·广西北部湾六市)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25.(2018?枣庄)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8分,第28题14分,共3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政全书–甘薯疏》云:“闽广薯有二种,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自海外得此种。”所谓甘薯,应是山薯之类,为中国土产。今日所食之番薯,来自外洋。
材料二?: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材料三: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番薯”原产于哪里?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引进了哪些农作物?
(2)根据材料二,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人口增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口达到1.5亿和3亿这两个峰值分别是什么时期?
(5)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孙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材料二??
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的神威,亲自来森林观察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书中还有哪几个你印象比较深的人物?
(2)材料二中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
(3)材料三中的《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由谁创造完成的?该作品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
(4)材料四中的主人公叫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民的什么精神?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第29题,共16分)
2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明朝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请你参与,一起完成。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经历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探究一:“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建立了哪一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2)探究二:“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材料二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板块三:?殖民入侵
收复失地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3)探究三:“贵国”是哪个国家?台湾是哪一年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回归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有何意义?
板块四:平定叛乱
巩固统一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
(4)探究四: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板块五:天朝物产丰富
闭关自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无。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5)探究五: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危害?
(6)探究六:结合上述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历史试卷(B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
)
A.设立六部
B.设立军机处
C.废丞相
D.修筑长城
【答案】C
【解析】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君主权力采取的措施有设三司、废丞相、设锦衣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由此可知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朱元璋强化君权。故选C。
2.(2018·贵州黔西南三州)电影《锦衣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锦衣卫。故电影《锦衣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明朝,故C符合题意;秦朝、隋朝、清朝与锦衣卫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18·山东东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明朝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4.(2018·广西百色)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这种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故选:D。
5.(2018?玉林)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2018·四川南充)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1405
年至
1433
年,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经历亚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由题干信息可知,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故选:D。?
7.(2018·山东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可知,此人物是戚继光。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最能反映戚继光抗倭决心。故选:C。
8.(2018?衡阳)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本草纲目》。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本草纲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选:D。
9.(2018·湖南怀化)“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0.(2018·内蒙古包头)右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
)
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
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
【答案】C
【解析】题干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故选C。
11.(2018?大庆)“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D
【解析】据“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可知,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故选:D。
12.(2018·辽宁沈阳)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鼓励官员进谏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表明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C符合题意;接受汉族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海外贸易的说法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B不符合题意;鼓励官员进谏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2018·湖北黄冈)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答案】C
【解析】题干的“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企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表明清朝实行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监督和任授权力。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驻藏大臣,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是对金瓶掣签制度解读,没有划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2018?大庆)清朝皇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职责。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主要措施为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发生在西汉,B发生在唐朝,D是清朝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故选:C。
15.(2018?东营)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宣政院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管辖,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设置伊犁将军。故选:D。
16.(2018?北京)清朝修建永安寺(位于今北海公园白塔旁),寺内供奉达赖和班禅的塑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某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 )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东北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对西藏的管辖。材料中的关键词“达赖、班禅”可以知道是清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徳尼”,雍正皇帝时期设置了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故选:A。
17.(2018·山东菏泽)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
A.打击倭寇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设立驻藏大臣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打击倭寇的是明朝时期的戚继光;B项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是康熙帝;C项设立驻藏大臣的是清朝雍正皇帝;D项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的是乾隆皇帝。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8.(2018?广西)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郑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渥巴锡。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故选:B。
19.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④白银大量外流,这个是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是乾隆时期,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故选A。
20.(2018·山东青岛)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来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故选B。
21.(2018·黑龙江大庆)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答案】C
【解析】
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雍
正帝。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
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
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C。
22.(2018?黄石)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的“思想的牢笼”是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字狱。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人们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故选:C。
23.(2018·江苏盐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
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服从于列强的侵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题干“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就是清政府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积极发展对外交往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矛盾,故B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说法错误;屈从于列强的侵路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2018·广西北部湾六市)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导致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故选C。
25.(2018?枣庄)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曹雪芹的《红楼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8分,第28题14分,共3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政全书–甘薯疏》云:“闽广薯有二种,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自海外得此种。”所谓甘薯,应是山薯之类,为中国土产。今日所食之番薯,来自外洋。
材料二?: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材料三: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番薯”原产于哪里?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引进了哪些农作物?
(2)根据材料二,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人口增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口达到1.5亿和3亿这两个峰值分别是什么时期?
(5)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答案】
(1)徐光启;美洲;玉米、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人口增加的物质基础:粮食产量的增加;
(3)晋商。徽商。
(4)中国人口达到1.5亿和3亿这两个峰值分别是康熙统治时期和乾隆统治时期.
(5)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垦荒造田,使许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会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名著。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据材料二可知,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人口的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
(3)据材料三“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知,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北京、广州。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山西的票号是晋商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徽商。
(4)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鼎盛时期,我国大约有人口1。5亿,乾隆末年大约有人口3亿。
(5)据材料可知,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垦荒造田,使许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会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孙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材料二??
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的神威,亲自来森林观察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书中还有哪几个你印象比较深的人物?
(2)材料二中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
(3)材料三中的《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由谁创造完成的?该作品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
(4)材料四中的主人公叫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民的什么精神?
【答案】
(1)《三国演义》。关羽、张飞、周瑜、赵飞、马超、黄忠等。
(2)元末明初。
(3)曹雪芹;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4)孙悟空。藐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了《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故事情节可知“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其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书中印象比较深的人物有关羽、张飞、周瑜、赵飞、马超、黄忠等。
(2)本题考查了《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
(3)本题考查了《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4)本题考查了《西游记》的相关知识。《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孙悟空是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里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他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材料四中的主人公是孙悟空,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民藐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答案】
(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4)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5)平定叛乱;反抗外来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确立了册封册封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依据所学可知,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是汉藏合璧寺院建筑,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大小和卓叛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大小和卓叛乱发生在新疆;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派兵平叛;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5)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有平定叛乱、反抗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第29题,共16分)
2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明朝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请你参与,一起完成。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经历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探究一:“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建立了哪一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2)探究二:“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材料二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板块三:?殖民入侵
收复失地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3)探究三:“贵国”是哪个国家?台湾是哪一年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回归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有何意义?
板块四:平定叛乱
巩固统一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
(4)探究四: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板块五:天朝物产丰富
闭关自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无。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5)探究五: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危害?
(6)探究六:结合上述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元末农民起义。明朝。
(2)戚继光抗击倭寇。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明确表明了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为了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3)荷兰;1662年。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4)康熙帝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5)闭关锁国政策;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危害: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6)“闭关锁国就会落后,而开放就会使人类进步。要坚定不逾的走改革开放之路。不能盲目自大,要善于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闭门造车终将会被淘汰。……
【解析】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便可知是元末农民起义,他建立了明朝。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戚继光抗击倭寇。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明确表明了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为了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略了我国的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渡过台湾海峡,经过艰苦的战斗,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康熙帝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5)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的侵犯和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的思想,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6)言之有理即可。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