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9张PPT)
初一年级
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
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呢?
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呢?
联想
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90°,求证:a⊥b
证明:∵
∠1=90°(已知),
∴
a⊥b(垂直的定义).
垂直的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角
等于90°,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画法:
第一步:作直线AB,并用三角尺
的一条边贴住直线AB;
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
条边;
第三步:沿直尺下移三角尺;
第四步:沿三角尺的边作出直线CD.
这样,就得到AB∥CD.
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
∠1=∠2
平行线的画法:
∠1与∠2是直线AB,CD被
直线EF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1=∠2
平行线的画法:
∠1与∠2是直线AB,CD被
直线EF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1=∠2
AB∥CD
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基本事实: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1=∠2,
∴
AB∥C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时得到
同位角(如∠1与∠2),
内错角(如∠1与∠3),
同旁内角(如∠1与∠4).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
两直线平行
探究:
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猜想∠1与∠3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
AB∥CD?
∠1与∠3
是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猜想
∠1与∠3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
AB∥CD?
∠1与∠3
是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猜想
如果∠1=∠3,那么AB∥CD.
∠1与∠3
是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证明
如果∠1=∠3,那么AB∥CD.
∠1与∠3
是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证明
已知:∠1=∠3,求证:AB∥CD.
∠1与∠3
是内错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AB∥CD
同位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同位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同位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1与∠2
是同位角
AB∥CD
同位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CD
∠1=∠2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1=∠2
∠1=∠3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1=∠2
∠1=∠3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1=∠2
∠2与∠3
是对顶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1=∠3
AB∥CD
∠1=∠2
∠1=∠3
∠2=∠3
对顶角相等
∠2与∠3
是对顶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1=∠2
∠1=∠3
∠2=∠3
等量代换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AB∥CD
∠1=∠2
∠1=∠3
∠2=∠3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对顶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证明:∵
∠1=∠3(已知),
∠2=∠3(对顶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证明:∵
∠1=∠3(已知),
∠2=∠3(对顶角相等),
∴
∠1=∠2(等量代换).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证明:∵
∠1=∠3(已知),
∠2=∠3(对顶角相等),
∴
∠1=∠2(等量代换).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3,求证:AB∥CD.
证明:∵
∠1=∠3(已知),
∠2=∠3(对顶角相等),
∴
∠1=∠2(等量代换).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1=∠3,
∴
AB∥CD.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
两直线平行
探究: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1与∠4
是同旁内角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内错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1与∠3
是内错角
AB∥CD
内错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CD
∠1=∠3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1与∠4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1与∠4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与∠4
是邻补角
∠1与∠4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邻补角定义
∠1与∠4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1与∠4
同角的补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1+∠4=180°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1+∠4=180°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1+∠4=180°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与∠4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AB∥CD?
AB∥CD
∠1=∠3
∠3+∠4=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4=180°,求证:AB∥CD.
∠1+∠4=180°
邻补角定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4=180°,求证:AB∥CD.
证明:∵
∠1+∠4=180°(已知),
∠3+∠4=180°(邻补角定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4=180°,求证:AB∥CD.
证明:∵
∠1+∠4=180°(已知),
∠3+∠4=180°(邻补角定义),
∴
∠1=∠3(同角的补角相等).
探究: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已知:∠1+∠4=180°,求证:AB∥CD.
证明:∵
∠1+∠4=180°(已知),
∠3+∠4=180°(邻补角定义),
∴
∠1=∠3(同角的补角相等).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1+∠4=180°,
∴
AB∥CD.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角的数量关系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直线的位置关系
角的数量关系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分析:∠1与∠A是直线BC,AD被
直线AE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A是直线BC,AD被
直线AE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A是直线BC,AD被
直线AE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1)由∠1=∠A可以判定BC∥AD.
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A是直线BC,AD被
直线AE所截,得到的同位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2)由∠1=∠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2)由∠1=∠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分析:∠1与∠C是直线BE,CD被
直线BC所截,得到的内错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2)由∠1=∠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C是直线BE,CD被
直线BC所截,得到的内错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2)由∠1=∠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C是直线BE,CD被
直线BC所截,得到的内错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2)由∠1=∠C可以判定BE∥CD.
依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1与∠C是直线BE,CD被
直线BC所截,得到的内错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3)由∠C+∠D=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3)由∠C+∠D=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什么?
分析:∠C与∠D是直线BC,AD被
直线CD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3)由∠C+∠D=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分析:∠C与∠D是直线BC,AD被
直线CD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3)由∠C+∠D=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依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分析:∠C与∠D是直线BC,AD被
直线CD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
例
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
(3)由∠C+∠D=180°可以判定BC∥AD.
依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分析:∠C与∠D是直线BC,AD被
直线CD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
√
×
×
例
如图,CE是BC的延长线.
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B=∠D
(B)∠BAD=∠D
(C)∠2=∠3
(D)∠1=∠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B与∠1
是内错角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与∠1
是内错角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
∠B与∠1
是内错角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CD
∠B=∠1
∠B与∠1
是内错角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AB∥CD
∠B=∠1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AB∥CD
∠B=∠1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AB∥CD
∠B=∠1
等量代换
∠B=∠2
∠1=∠2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分析:
AB∥CD
∠B=∠1
等量代换
∠B=∠2
∠1=∠2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证明:∵
∠B=∠2,∠1=∠2(已知),
∴
∠B=∠1(等量代换).
例
如图,∠B=∠2,∠1=∠2.
求证:AB∥CD.
证明:∵
∠B=∠2,∠1=∠2(已知),
∴
∠B=∠1(等量代换).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内错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内错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与∠D
是同位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内错角相等
∠2=∠D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与∠D
是同位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内错角相等
∠2=∠D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3与∠D
是内错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3与∠D
是内错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同旁内角互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与∠D
是同旁内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与∠D
是同旁内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1与∠2
是邻补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1与∠2
是邻补角
∠1+∠2=180°
邻补角定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1+∠2=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一:
AB∥CD
∠2=∠D
∠1+∠D=180°
∠1+∠2=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邻补角定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一:
∵
∠1+∠D=180°(已知),
∠1+∠2=180°(邻补角定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一:
∵
∠1+∠D=180°(已知),
∠1+∠2=180°(邻补角定义),
∴
∠2=∠D(同角的补角相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一:
∵
∠1+∠D=180°(已知),
∠1+∠2=180°(邻补角定义),
∴
∠2=∠D(同角的补角相等).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二:
AB∥CD
∠3=∠D
∠1+∠D=180°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二:
AB∥CD
∠3=∠D
∠1+∠D=180°
∠1与∠3
是邻补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二:
AB∥CD
∠3=∠D
∠1+∠D=180°
∠1+∠3=180°
邻补角定义
∠1与∠3
是邻补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二:
AB∥CD
∠3=∠D
∠1+∠D=180°
∠1+∠3=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二:
AB∥CD
∠3=∠D
∠1+∠D=180°
∠1+∠3=180°
同角的补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邻补角定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三:
AB∥CD
∠4+∠D=180°
∠1+∠D=180°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三:
AB∥CD
∠1+∠D=180°
∠1与∠4
是对顶角
∠4+∠D=180°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三:
AB∥CD
∠1+∠D=180°
∠1=∠4
对顶角相等
∠4+∠D=180°
∠1与∠4
是对顶角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三:
AB∥CD
∠1+∠D=180°
∠1=∠4
∠4+∠D=180°
等量代换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方法三:
AB∥CD
∠1+∠D=180°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1=∠4
∠4+∠D=180°
等量代换
对顶角相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三:
∵
∠1+∠D=180°(已知),
∠1=∠4(对顶角相等),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三:
∵
∠1+∠D=180°(已知),
∠1=∠4(对顶角相等),
∴
∠4+∠D=180°(等量代换).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证明:方法三:
∵
∠1+∠D=180°(已知),
∠1=∠4(对顶角相等),
∴
∠4+∠D=180°(等量代换).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1+∠D=180°.
求证:AB∥CD.
分析:
AB∥CD
∠3=∠D
∠2=∠D
∠4+∠D=18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角等于90°,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角等于90°,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a⊥c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垂直的定义
a⊥c
∠1=∠2=∠3=∠4=90°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垂直的定义
a⊥c
∠1=∠2=∠3=∠4=90°
b⊥c
∠5=∠6=∠7=∠8=90°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2=∠3=∠4=90°
b⊥c
∠5=∠6=∠7=∠8=90°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2=∠3=∠4=90°
b⊥c
∠5=∠6=∠7=∠8=90°
相等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2=∠3=∠4=90°
b⊥c
∠5=∠6=∠7=∠8=90°
相等且互补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2=∠3=∠4=90°
b⊥c
∠5=∠6=∠7=∠8=90°
相等且互补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2=∠3=∠4=90°
b⊥c
∠5=∠6=∠7=∠8=90°
相等且互补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90°
b⊥c
∠5=90°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90°
b⊥c
∠5=90°
等量代换
∠1=∠5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90°
b⊥c
∠5=90°
∠1=∠5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分析:
a⊥c
∠1=90°
b⊥c
∠5=90°
∠1=∠5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
等量代换
垂直的定义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证明:∵
a⊥c(已知),
∴
∠1=90°(垂直的定义).
∵
b⊥c(已知),
∴
∠5=90°(垂直的定义).
∴
∠1=∠5(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证明:∵
a⊥c(已知),
∴
∠1=90°(垂直的定义).
∵
b⊥c(已知),
∴
∠5=90°(垂直的定义).
∴
∠1=∠5(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如图,
a⊥c,b⊥c,求证:a∥b.
证明:∵
a⊥c(已知),
∴
∠1=90°(垂直的定义).
∵
b⊥c(已知),
∴
∠5=90°(垂直的定义).
∴
∠1=∠5(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
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
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a⊥c,b⊥c,
∴
a∥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
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a⊥c,b⊥c,
∴
a∥b.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实践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基本事实)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转
化
转
化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证明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定理)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角的数量关系
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课堂总结
角的数量关系
直线的位置关系
∠1=∠A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课堂总结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1与∠A是同位角
∠1=∠A
角的数量关系
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堂总结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1与∠A是同位角
∠1=∠A
课堂总结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1与∠A是同位角
BC,AD是被截线
∠1=∠A
课堂总结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1与∠A是同位角
BC,AD是被截线
∠1=∠A
BC∥AD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1+∠D=180°
课堂总结
AB∥CD
课堂总结
AB∥CD
未知
课堂总结
AB∥CD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D=180°
未知
需知
AB∥CD
∠1+∠D=180°
∠1=∠4
∠4+∠D=180°
等量代换
对顶角相等
课堂总结
未知
需知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a⊥c
b⊥c
课堂总结
已知
a⊥c
∠1=90°
b⊥c
∠5=90°
等量代换
垂直的定义
课堂总结
可知
已知
a⊥c
∠1=90°
b⊥c
∠5=90°
∠1=∠5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
垂直的定义
课堂总结
可知
已知
等量代换
需知
未知
已知
可知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1.把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按照如图所示的样子
放置,图中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2.如图,∠A,∠B,∠1,∠2,∠3都等于60°.
求证:AB∥CE.
(用三种方法证明)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