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作探究,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简化运算.
旧知回顾
3+(-5)=______;
3比5小___可以写成____________
.
北京天气预报网每天实时播报天气情况,它会告诉我们各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下图是2015年1月30日北京天气预报网上的北京天气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得知北京从周五到下周二的最高温度为6℃,最低温度为-8℃.那么它的温差怎么算?
______________
.
-2
3-5=-2
2
6-(-8)=14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自学互研
(一)自主学习
探究
2011年某一天,北京的的最高气温是-1°C,最低气温是-9°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1-(-9)=8=-1+9
有理数减法法则:a-b=_______________.
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________运算.
归纳:
a+(-b)
相反数
加法
(二)自主学习
计算
(1)0-(-3.18)
(2)5.3-(-2.7)
(3)(-10)-(-6)
(4)
解:(1)原式=0+3.18=3.18
(2)原式=5.3+2.7=8
(3)原式=(-10)+6=-4
(4)原式=(-3.7)+(-6.5)=-102
例5
2.计算:
(1)-15-(-14); (2)3-[(-3)-12];
(3)-10-(+3);
解(1)-15+14=-1;
(2)3-(-15)=3+15=18;
(3)-10+(-3)=-13;
(4)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合作探究
1.某天广州气温是18℃,长春气温是-15℃,这天长春比广州气温低(
)
A.3℃
B.-3℃
C.33℃ D.-33℃
2.已知b<0,则a,a-b,a+b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
C
a-b>a>a+b
计算有理数减法的一般步骤:
(1)将减号变为加号,同时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
?
注意:两变
(1)改变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
(2)改变减数的符号,正数变负数,负数变正数.
两不变:
(1)在运算过程中,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改变;
(2)被减数的符号不变.(共17张PPT)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
2.通过探索,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3.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体会观察、实践、归纳等活动在数学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旧知回顾
填空:
(1)(-4)+(-7)=_____;
(2)0+
=______;
(3)67+(-73)=_____;
(4)(-3.8)+(+4.9)=_____.
-11
-6
1.1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自学互研
(一)自主学习
计算
(1)(-32)+7+(-8)
例3
(2)4.37+(-8)+(-4.37)
(3)
解:原式=
(二)合作探究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________△+□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________□+(△+○)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_______.
即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_;
2.加法结合律:a+b+c=_________=_________.
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一个数相加,和______.
归纳:
b+a
(a+b)+c
a+(b+c)
不变
不变
计算:
(1)1.4+(-0.1)+0.6+(-1.9);
解:原式=(1.4+0.6)+(-0.1-1.9)=2-2=0
练习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
例4
某台自动取款机在某时段内处理了以下6项现款储蓄业务:
存入200元、支出800元、支出1000元、
存入2500元、支出500元、支出300元、
问该自动取款机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
解:记存入为正,则由题意可得
(+200)+(-800)+(-1000)+(+2500)+(-500)+(-300)
=(200+2500)+
[(-800)+(-1000)+(-500)+(-300)]
=2700+(-2600)
=100
答:该自动存取款机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了100元.
(二)合作探究
某储蓄所办理业务,约定存入为正,取出为负,某天他们办理的5件业务为-765元,+500元,
+1230元,+290元,-265元,这时总计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
解:(-765)+500+1230+290+(-265)
=(-765)+(-265)+500+1230+290
=-1030+1230+500+290
=200+500+290
=990(元).
答:总计是增加了,增加了990元.
(2)
1
+(-2)+
3
=
[
1
+(-2)]
+
3
=
1+
[(-2)+
3
]
=(1+3)+(-2)
(
)
(1)(-10)+
5
=
5
+(-10)=
-5
;
1.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对的画“√”,错的画“×”.)
(
)
检测反馈
√
√
(2)2.49
+(-3)+
1.51
=(-3)+(
2.49
+
1.51);
先交换律,再结合律
先交换律,再结合律
先交换律,再结合律
(1)(-7)+
8
+
7=[(-7)+
7
]
+
8;
2.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3.某玩具店老板用300元购买了10件玩具,如果按自定的价格每件玩具48元作为标准出售,超出的钱数记为正数,不足的钱数记为负数,现记录如下(单位:元):+5,-2,+9,-6,-1,0,+3,-9,+4,-8,请你帮助这个老板计算一下,当他卖完这10件玩具后,是盈利还是亏损?
分析:本题中,判断这个老板是盈利还是亏损,应先求出他销售这10件玩具的总收入,然后与成本300元进行比较,若总收入高于300元,则盈利;若总收入低于300元,则亏损;若总收入等于300元,则不亏损也不盈利.可先求出各数与基准数48元的差的和.,得到总的增减量,然后再求出总收入,与成本300元比较.
解:以48元为基准,则10件玩具的总增减量为
(+5)+(-2)+(+9)+(-6)+(-1)+0+(+3)+(-9)+(+4)+(-8)
=[(+9)+(-9)]+[(+5)+(+3)+(+4)]+[(-2)+(-8)+(-1)+(-6)]+0
=12+(-17)
=-5(元)
∴销售这10件玩具的总收入为48×10+(-5)=475(元).
∵475>300,
∴当老板卖完这10件玩具后,盈利了.
4.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1
B.0
C.-1
D.-3
B
分析
分别将任意两数相加,共有三个结果,即0,-1,-3,选出最大的即可.
解
因为1+(-1)=0,1+(-2)=-1,(-1)+(-2)=-3,又因为-3<-1<0,所以,应选择B.
5.在一次区级数学竞赛中,某校8名参赛学生的成绩与全区参赛学生数学平均分80分的差分别为5,-2,8,14,7,5,9,-6,则该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
A.80分
B.84分
C.85分
D.88分
C
分析:要求平均成绩要用总成绩除以8,而总成绩可以有两种方法来求,一种是与区平均分的差值的和加上区平均分×8,另一种是求出8名同学的成绩加起来.
解
80+[5+(-2)+8+14+7+5+9+(-6)]÷8
=80+40÷8
=85(分)
所以,应选择C(共23张PPT)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意义.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并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旧知回顾
填空:
(1)-6____-10;
(2)-π____-3.14;
(5)0.01____-1000;
(6)-(-2)
____|-2|.
(3)-100____0;
>
>
>
<
<
=
知识模块一 两个负数相加
自学互研
(一)自主学习
小丽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了2km,休息了一会,继续向西走了3km,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从点O出发向西走了(2+3)km.用算式表示
(-2)+(-3)=
-(2+3).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负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结论
小亮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了4km,发现口袋里的钥匙丢了,急急忙忙掉头向西走了1km,找到了掉在路边的钥匙.小亮这两次走路的总效果如何呢?由于向西走1km抵消了原来向东走4km中的1km,因此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从点O出发向东走了(4-1)km.用算式表示
4+(-1)=
+(4-1)
小刚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了1km,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赶紧掉头向西往家走,走了3km到达家中.小刚两次走路的总效果如何呢?由于掉头向西走3km把原来向东走的1km抵消了,因此总效果等于从点O出发向西走了(3-1)km,用算式表示
1+(-
3)=
-(3
-1).
结论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多少?
(2)一个数与0相加,和为多少?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与0相加,人的这个数.
说一说
从上述有理数加法的规定可以得出:
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计
算
(1)(-8)+(-12);
(2)(-3.75)+
(-0.25);
例1
(1)(-8)+(-12)
=-(8+12)
解
=
-20
(2)(-3.75)+(-0.25)
=-(3.75+0.25)
=
-4
(1)(-5)+
9;
(2)(-10)+7;
例2
计
算
解(1)(-5)+9
=+(9-5)
=4
(2)7+(-10)
=-(10-7)
=-3
(3)(-0.75)+0.5
(4)
(二)合作探究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
问题1:如图,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____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
(+4)+(+2)=+6
问题2:如图,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了____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_____,并且把它们的_______相加.
归纳:
6
(-2)+(-4)=-6
负数
绝对值
练习
1.计算:
(-8)+(-4)结果的符号为_____,结果为_____.
2.计算(-1)+(-2)所得的正确结果是(
)
A.-1 B.-3 C.1 D.3
-
-12
B
知识模块二 异号两数相加
(一)合作探究
问题3:如图,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____走了____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
2
(-2)+(+4)=+2
问题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西
2
0
0
东
4
西
4
-2
0
0
+4
-4
第一次
第二次
最终
用算式表示
向东走2米
向西走4米
向___走了__米
(+2)+(-4)=___
向东走4米
向西走4米
走了___米
(+4)+(-4)=___
向西走4米
向东走4米
走了___米
(-4)+(+4)=___
向东走4米
原地不动
向___走了__米
(+4)+0=_____
向西走4米
原地不动
向___走了__米
(-4)+0=_____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________________.
特别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_________.
归纳:
绝对值较大的加数
较小的绝对值
0
这个数
(二)自主学习
1.计算:
(1)(-11)+(-9);
(2)(-7)+0;
(3)8+(-20);
(4)(-9)+9.
解(1)原式=-(11+9)=-20;
(2)原式=-7;
(3)原式=-(20-8)=-12;
(4)
原式=0.
2.若|a-2|与|b-1|互为相反数,求a、b的值.
解:依题意得:|a-2|+|b-1|=0.
又因为|a-2|≥0,|b-1|≥0,
所以|a-2|=0,|b-1|=0.
由此得a-2=0,b-1=0,即a=2,b=1.
3.若|x-2|+|y-1|+|z|=0,则x+2y+3z=____.
4
有理数加法的一般步骤:
(1)判定同号还是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中的哪个数的绝对值较大;
(2)依据法则判断和的符号;
(3)用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来求和的绝对值.
1.计算:
(1)
0
+
5=
(2)(-3)+
21=
5
18
检测反馈
2.
用算式表示下列语句,并计算结果.
(2)某服装店一天收入500元,又支出320元.
500+(-320)
=
180(元)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
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以得出:
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课堂小结
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必须先确定和的符号(共15张PPT)
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统一为加法运算.
2.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3.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旧知回顾
1.填空:
-5+(-3)=_____;
-5+3=
_____
;
-5-3=
_____;
-5-(-3)=
_____
;
-8
-8
-2
-2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解:①4.5-3.2+1.1-1.4=1(千米).
②4.5+(-3.2)+1.1+(-1.4)=4.5+1.1+[(-3.2)+(-1.4)]=5.6+(-4.6)=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运算,你发现了什么?
3.(-8)-(-10)+(+6)-(+4),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其代数和形式
自学互研
(一)自主学习
做一做
计算:8-(-3)+(-5)-7
解
=8+3+(-5)+(-7)
=11+(-12)
=-1
计算(-21)+30-15一(-17)
解:原式=
(-21)+30-15一(-17)
=[(-21)+(-15)]+30+17
=(-36)+47
=11
这里使用了哪些运算律???
例6
(二)合作探究
观察(-8)-(-10)+(-6)-(+4),这个式子既有加法运算,又有减法运算.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呢?
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可以把加法、减法运算都统一为_______运算,原来的式子就转化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_______.
所以,(-8)-(-10)+(-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上
加法
和
-8+10+(-6)+(-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把加、减法运算统一为______运算.
归纳:
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1)利用减法法则,把减法转换成加法;
(2)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尽量合理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计算.
范例
计算:
解:原式=
练习
计算.(1)-3.7+5.2-10-(-8.4);
解:原式=-3.7+5.2-10+8.4
=-(3.7+10)+(5.2+8.4)
=-13.7+13.6
=-0.1;
(2)0-(-10)+4-(-15)-(+6.2).
解:原式=10+4+15-6.2=29-6.2=22.8.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
动物园在检测企鹅身体状况时,最重要的一项称体重。已知动物园对6只成年企鹅进行称重,以4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称重记录如下表所示,求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
例7
编号
1
2
3
4
5
6
差值(kg)
-0.08
+0.09
+0.05
-0.05
+0.08
+0.06
解:(-0.08)+(+0.09)+(+0.05)+(-0.05)+(+0.08)+(+0.06)
=[(-0.08)+(+0.08)
]+[(+0.05)+(-0.05)]+(0.09)+(+0.06)
=0+0+0.15
=0.15
4×6+0.15=24.15(kg)
答: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是24.15kg.
(二)合作探究
我国古代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井深十米,一只小蜗牛从井底向上爬,白天向上爬2米,夜间又掉下1米,问小蜗牛几天可爬出深井?”你能用有理数加法的知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吗?千万别落入陷阱哦!
答:小蜗牛9天可爬出深井.
注意:
在有理数中,符号“-”号有三种含义:减号、负号、相反数的符号,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一号一用”.不可“一号两用”.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a+b-c=a+b+(-c)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