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11.4《机械能及其转化》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3、新冠疫情期间,电动无人扫地车大显身手,如图车身离地30
cm高的电动无人扫地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并将地面上的落叶吸入车内,此过程中,扫地车整体的(
)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C.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不变
D.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4、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
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
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
5、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6、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研究对象是三脚小桌
B.
让同一木块从三个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
C.
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
D.
用三脚小桌下陷的深度来表示木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7、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皮球由a到b时,动能逐渐增大
B.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C.皮球由c到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
D.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
9、滚摆从图中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在以上三个位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滚摆动能最大的是位置1
B.
滚摆动能最大的是位置2
C.
滚摆动能为零的是位置3
D.
滚摆机械能最大的是位置3
10、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沿光滑的斜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顶端势能一样多,底端铜块的动能大于铁块的动能
B.与铁块相比铜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
C.与铜块相比铁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
D.两金属块在顶端势能不一样,到底端动能一样
11、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最高返回到T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物块动能最大
D.
小物块从M向T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快
12、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
A.
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
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
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储存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______.
14、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运动的
都有关系,物体的
越大,
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 。
15、商场电动扶梯载着顾客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顾客的动能
,重力势能
??
(填“变大”/变小/不变”)。
16、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________,因此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__.
17、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如图是皮球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说明皮球下落到纸面上时发生了___________,此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根据圆斑大小可知较高的那个球下落时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___(A/B),所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18、将一小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当它到达最高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20J,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当它落回抛出点时的动能是
J,机械能是
?
J.
19、如图,一小球从桌面A点水平运动到B点,然后落到地面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其中D、E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________在E点的重力势能;在B点的机械能________在C点的机械能;在D点的动能________在E点的动能.(大于/等于/小于)
20、如图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端部,然后用手将锯条的端部压下一段距离,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________势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21、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落木萧萧下”是以
?
为参照物,而“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揭示着一种能量的转化关系,即:
能转化为
能
22、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将弹簧弯曲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三、解答题:
23、如图所示,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方案:三个相同的木桩插在沙坑里,露出沙坑的高度相同,如甲图所示.取三个铁块从空中静止释放后撞击木桩,木桩陷入沙坑,如乙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hA=hB>hC,mA<mB=mC,如图乙所示:比较A、B情况,说明
比较B、C情况,说明
。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
和
有关.该实验设计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
法。
24、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6)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则实验效果将
;如果平面是光滑的,则实验将
。
25、
图甲是小丽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的实验场景:斜面上有两平行轨道,将两小球①、②从轨道上由静止释放,与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两个相同木块①、②发生碰撞,两个木块初始位置到斜面底端的距离相等.
(1)
为完成实验,应使两个质量________的小球从轨道上________高度由静止释放.(相同/不同)
(2)
由图甲场景可知,碰撞木块前瞬间,小球________的动能较大,两木块通过A、B两点处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A、fB,则fA________fB,滑行中,木块的动能转化成________能.
(3)
图乙是某次实验的场景:将两小球从图中E、F处静止释放,最终木块①从水平木板的右端滑出,小丽用质量更大的木块③替换木块①后继续此次实验,将两小球仍从图中E、F处由静止释放,木块③未滑出木板,小丽的实验改进有一处遗漏,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
图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C
3、
D
4、C
5、A
6、D
7、A
8、C
9、
B
10、C
11、A
12、C
二、填空题:
13、动能
重力势能
减小
14、动能
质量
速度
质量
速度
大
15、不变
变大
16、卡片会弹起来
做功
弹性势能
17、弹性形变
动
弹性势能
B
高度
18、20
20
19、小于
大于
大于
20、重力
弹性形变程度
21、江水
重力势能
动能
22、改变物体的形状
重力势能
三、解答题:
23、木桩下陷的深度
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一定时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
被举高度
控制变量法
24、质量
A
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碰前A
物体A
不变
无法进行
25、相同
不同
①
=
内
没有将木块②也更换为与木块③相同的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