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2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3 21: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4.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第四章
原子核
1、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包括几种?其实质是什么?
2、原子核的表示方法:
3、
X表示
元素符号
Z表示
质子数
A表示
质量数
中子数=A-Z
质子
中子
核子
核电荷数
Z
质子数
核外电荷数
质量数
A
核子数
中子数+质子数
原子序数
1.
定义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遵循的原则: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①?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2)衰变的分类:
一、原子核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衰变特点:
1次?衰变,质子数减小2个,中子数减小2个;即新核的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
在元素周期表中,提前2位
实质: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在一起
?衰变通式:
②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2)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一、原子核的衰变
β衰变特点:
1次β衰变,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1,中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
在元素周期表中,退后1位
实质: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β衰变通式:
一、原子核的衰变
③γ射线: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1、
放射性元素衰变不可能有单独的γ射线!
2、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生成了新的原子核!
一、原子核的衰变
α衰变:
β衰变:
说明:
1.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
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
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衰变方程
一、原子核的衰变
1、某个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而变成一种新核,则新核比原来的核(

A、质子数减少2个,中子数减少2个
B、质子数减少1个,中子数减少3个
C、质子数减少4个,核电荷数减少1个
D、质子数减少5个,核电荷数减少2个
B
例: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可以变成稳定的元素铅206
,问这一过程?衰变和?衰变次数?
解:设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
238=206+4x
92
=
82
+
2x
-
y
x=8
y=6
(3)衰变次数的计算
一、原子核的衰变
2、钍232
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它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1、半衰期τ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剩余质量:
剩余数量:
二、半衰期
2、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
例如:
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
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为4.5×109年
二、半衰期
3、半衰期的计算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例: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多少?
二、半衰期
20天
3.
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多少天后,20g铋还剩1.25g?
(1)“单个的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
(2)半衰期的长短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4、注意:
二、半衰期
二、半衰期
5、应用
1、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测定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地壳有一部漫长的演变历史,一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历史。
2、碳14测年技术,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能够自发的进行β衰变,变成氮。
一、原子核的衰变
(1)原则: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2)分类:
α衰变:
β衰变:
二、半衰期
剩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