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检测题(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下学期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检测题(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14 08: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道选择各2分,23道选择题,共46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苏打
B.酒精
C.尿素
D.塑料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4.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混合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片刻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爆炸反应
B.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变
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人瓶内时有白烟产生
D.集气瓶中充满了油状液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间都以单链相连的链烃是烷烃
B.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C.油与脂肪都属于甘油酯
D.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6.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葡萄糖
B.
C.
D.乙醛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甲烷分子数为个
B.常温下,乙烯中原子数为个
C.烷烃()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个
D.标准状况下,苯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个
8.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A.乙醇与乙酸
B.苯和溴苯
C.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9.下列各组物质,能互称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A.和
B.和
C.和
D.丁烷和异丁烷
10.下列烷烃的分子式对应3种不同结构的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可做有机溶剂
B.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C.稻草、麦秸等可用于造纸
D.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可以保鲜水果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13.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后,溴水层几乎变成无色,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
B.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发生了萃取作用
D.发生了加成反应
1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1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蔗糖3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A.新制
B.溶液
C.石蕊溶液
D.溶液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
B.苯的分子式: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17.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灼烧蚕丝织物有特殊气味
B.糖尿病人应多吃一些粮食
C.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可观察到蓝色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
18.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溶液、④稀硫酸、⑤浓,在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使用上述试剂,判断使用的试剂及其先后顺序为(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⑤①③②
D.①⑤②③
19.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

A.
B.
C.
D.
20.下列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物质,其含碳百分率比乙烯高的是
(
)
A.丙烯和苯
B.甲烷和丙烯
C.乙烷和丁烯
D.乙烷和丙烯
2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③能跟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
22.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每摩尔该物质充分燃烧需消耗
B.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中和等反应
C.分别与足量、、反应,生成物均为
D.该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D.蔗糖在人体内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第二部分
填空题(54分)
24.(21分)已知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3)物质B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25.(15分).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
(1)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2)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乳酸和浓硫酸共热时,能产生多种酯类化合物,任意写出一种该类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8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为。反应中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少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确认上述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
(1)现有品红溶液、溶液、浓硫酸、酸性溶液可供选择,则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Ⅳ__________。
(2)能说明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案:
【答案】:A
解析:A苏打是碳酸钠属于无机化合物,
B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有机物,
C尿素的化化学式为CO(NH2)2
是有机物,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同系物的概念是官能团种类数目相同,且相差一个或n个CH2,
A:分别是甲烷和乙烯属于烷烃与烯烃,不是同系物,
B甲烷与乙醇烷烃和醇类不是同系物,
C分别是乙烷和丙烷属于同系物,
D为乙酸羧酸类和丙烷,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葡萄糖果糖均属单糖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麦芽糖均属双糖,属于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属于同分异构体
D淀粉和纤维素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因为n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
故选D
4.【答案】:C
解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产物分别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甲烷和四氯化碳与氯化氢,所以,反应在光照天下取代不剧烈不爆炸,A错误;
氯气消耗颜色变浅B错误;
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c准确;
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并不充满,D错误
故选择c
5.【答案】:B
解析:烷烃是由碳碳之间以单链形成的直链烃A正确
?糖类中葡萄糖没有味道,B错误,
油脂和脂肪均属于脂类,所以C准确,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分子式相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葡萄糖有醛基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退色,
D乙醛含有醛基,还原性强,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常温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
B18克乙烯为0.5mol而乙烯含有6个原子,所以乙烯中的原子数目为3NA,B错误,烷烃是由碳碳,碳氢之间单键连接形成的直链烃,其中的共价键共有3n+1C正确
D苯为液体,所以在标况下不能计算
错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乙醇和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所以AB均互容,饱和碳酸钠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可分液,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液混合,所以不能分液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同素异形体,
B同系物,C为同位素,D为同分异构体,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共三种,
B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烷和异丁烷共两种,
C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苯本是很好的有机溶剂,正确,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所以不能兑对白酒,
C稻草麦秸中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可造纸,准确,
D水果释放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可保存
准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消化反应,本质取代反应,D燃烧氧化反应,故选A
13.【答案】:C
解析: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单质,没有发生反应,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金属钠与乙醇乙酸反应与苯不反应
不能鉴别,
B溴水与乙醇乙酸互溶
不褪色,苯可使溴水褪色,不能鉴别,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冒气泡,乙醇溶于碳酸钠无现象,苯不容碳酸钠分层,可以鉴别,D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醇与苯不显酸性无现象,不能鉴别,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A乙酸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沉淀溶解,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砖红色沉淀生成,蔗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无现象,可鉴别,
B氢氧化钠与乙酸中和无现象,葡萄糖与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蔗糖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无现象不能鉴别,
C乙酸碱酸性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葡萄糖蔗糖不显酸性与石蕊溶液无现象,
D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冒气泡,蔗糖葡萄糖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A是一氯甲烷的结构简式,B为苯的结构简式,分子式为C6H6,C是分子式,
D球模型准确?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准确,
B粮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最终产物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
错误,
C碘酒中的主要成分是碘单质,土豆片上的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准确,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可制肥皂正确,
故选B
18.【答案】:A
解析:首先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碳化淀粉,所以不使用浓硫酸,
其次,淀粉在稀酸溶液中可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先选④,然后用碘单质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而葡萄糖的检验用的是银氨溶液,而银氨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使用,所以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制碱性环境,再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
故选A
19.【答案】:C
解析:烯烃与氯气的加成关系是一个碳碳双键消耗1mol氯气,烃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烃上的氢与氯气取代,关系是一个氢原子消耗1mol氯气,所以乙烯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4个氢原子共消耗氯气5mol,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烯烃中任意物质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且永远不变,所以混合物中判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只需要判断除烯烃外的其他烃与乙烯的碳元素质量分数大小即可,
A苯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比乙烯中碳素降分数大,
B.甲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比乙烯的碳素涨分数小,
CD中乙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比乙烯的碳元素质量分数小,
故选A
21.【答案】:B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羟基
羧基和碳碳双键,
有机物均可燃烧,①可以
碳碳双键和羟基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可以
羧基显酸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③可以
羟基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④可以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⑤可以,⑥不能反应
故选择B
22.【答案】:C
解析:A正确,
B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羧基和碳碳双键,羧基可中和碳碳双健可加成,有机物中有大量氢原子可发生取代,有机物可燃烧氧化,
C,?有机物中羧基和羟基均能与钠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所以产物不同
c错误,
D该有机物中既有羟基又有羧基,所以可以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也可以发生分子间的脂化反应,
故选c
23.【答案】:A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最终的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准确,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以B错误,
C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取决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数目与种类,所以产物多肽
错误,
D.蔗糖水解后的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错误
故选A
24.【答案】:(1)H2C=CH2
(3分)
(2)羟基
羧基
(各3分)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分)
(4)CH2=CH2+H2OCH3CH2OH
(3分)
加成反应
(2分)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分)酯化反应(2分)
解析:通过气态烃的分子量2得出A的分子式为C2H4所以A为乙烯,而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B为乙醇。B再被氧化成C在被氧化成D,所以C为乙醛D为乙酸,所以乙醇和乙酸反应有果香味儿的E,所以E为乙酸乙酯
25.【答案】:(每空各3分)
(1)羧基
羟基
(2)
(3)2+Na2CO3→CH3CH(OH)COONa+CO2+H2O
(4)CH3CH(OH)COOCH(COOH)CH3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羟基和羧基上的氢较活泼均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而羟基不显酸性羧基显酸性,所以乳酸中只有羧基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乳酸中既有羟基有羧基,所以在浓硫酸条件下的脂化反应可以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脂化反应
26.【答案】:(1)品红溶液
NaOH溶液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各2分)
(2)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2分)
(3)
吸收SO2(或出去乙烯中的SO2)
(2分)
(4)检验SO2是否除尽
(3分)
(5)Ⅲ中溶液不褪色,Ⅳ中溶液褪色
(3分)
解析: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检验乙烯前必须除去二氧化硫,故实验中要先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吸收完全,当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时,若高锰酸钾退色,那么此时就证明产生了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