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
永安
天京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北伐西征
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大事记
1851
1853
1856
1856
1864
自主学习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位国都,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
定都天京(南京)
1856年鼎盛时期的地图和规模
1856年,鼎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南京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占据整个清朝的半壁江山,以及中国最富庶之地,一时无两。
天京变乱的发生是偶然的吗?
思维延伸:封王与变乱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张德坚《贼情汇纂》
同时期洪秀全对手的变化
在1853年春,清政府曾任命40余名在籍大官僚督办团练,但在地方团练中,只有曾国藩的湘军异军突起。湘军官兵同曾国藩本人一样来自湖南,所以就有了“湘军”或“湘勇”之名。“勇”是用来称呼非正规军的。湘军兵勇以同乡为基础,从老实巴交的农民中招募,不要痞子流氓。当时为“吃粮”而投军的兵勇视将帅为“衣食父母”,兵勇对官佐效忠;官佐则效忠于曾国藩。湖南是太平军冲出广西后占领的第一个省份,但洪秀全并没有想到建立根据地,而曾国藩却把这里变成了湘军的大后方,成为他饷源和兵源的供给地。
4、失败
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湘军
淮军
清军
英法联军支援
天京陷落
慈溪
上海
安庆
汉口
武昌
三河镇
天京
1864年天京陷落
1853年
(前期)
1859年
(后期)
发展资本主义
平均分配土地
自主学习
类别
时间
内容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看看去。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嗨!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A.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
B.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产品分配原则?
C.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式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否行得通?
情景体验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A、由谁来发展资本主义。农民吗
?
资产阶级吗?
B、顾得上发展资本主义吗?
社会观察
兴银行、发展工商业
先进中国人向西
方学习资本主义
农民阶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
绝对平均,战乱
战乱,不能满足农
民得到土地的要求
顺应
不顺应
否
是
调查报告
《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是否受农民欢迎
反映哪个阶层
的什么愿望
没有实行的原因
是否顺应历
史发展规律
太平天国比较全面地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车轮,发挥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作用。
——摘自《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时代危机和民族危机作出积极主动的应对,提出了全面革新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创立“新天新地新世界”的革命主张,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飓风。同时,太平天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还把洋务运动“逼”上历史舞台。
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政治等多方面打击清政府的同时,湘军、淮军等汉族地方武装势力崛起。从此,清政府中央集权能力大大下降,最终在重重打击之下灭亡。而清朝覆亡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近代化扫除了政治障碍。
钱穆: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主战场是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和长江流域。1875年,战争结束12年了,郭嵩焘仍向皇帝报告:"江浙财赋之邦,经乱已十余年,而土田之开垦无多,或七八成,或仅及五六成。皖南积尸填塞山谷,至今未尽收掩,田卒污莱不能辟,人民离散不能归
——摘编自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
这样的结果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
——《大国无兵》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湘军等汉族地方武装兴起的同时,为地方割据问题留下了隐患。曾经强有力中央集权的清政府覆亡之后,地方割据问题凸显。由此引发北洋军阀时代的混乱和蒋介石时代的地方问题
柏杨说:不愿为帝王唱赞歌,而只为苍生说人话
钱穆说:要对历史有一点“温情与敬意”
尽管有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与否定,我仍然愿意把太平天国看作往昔岁月来自最底层的呐喊。
历史只有在叩问中才能觉醒
在反思中才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