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内能
重难点
重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扩散现象。2.知道内能的概念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香水、空气、二氧化氮、红墨水、汽水、热水、酒精灯、铁架台、带塞子的试管、乙醚做功演示器、课件。
学生准备:打火机(注意安全)、橡皮筋、细铜丝(从导线中抽出)。
导学达标
为什么水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教材助学】
1.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把分子看成小球时,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__m。
2.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________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________的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这种运动称为________。
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________存在。引力与斥力的强弱与分子间的________有关。当物体受到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________作用显著;当物体受到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________作用显著。
【合作解疑】
任务一 分子动理论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学生讨论:教室中的课桌是由什么组成的?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总结: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
学生讨论:物体大量的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空隙?猜想:________。
学生活动:1.将小米倒入装有绿豆的量筒中,然后轻轻晃动,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猜想:________。
2.将半试管水和半试管酒精混合后,用塞子塞紧,上下用力震荡,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分析:绿豆和小米混合体积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是因为绿豆之间有空隙;同理,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二、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思考:1.我们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呢?
2.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到吗?
3.怎样才能证明分子是否在运动呢?
合作探究:观察教材第9页图10-12、10-13、10-14,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图10-12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图10-13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图10-14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上述现象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我们可以断定: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学生讨论:分子运动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桌合作探究图10-15: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红墨水,观察它们的扩散有什么不同?
现象:________,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_____。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学生讨论:将一根细铁丝弯折几次,为什么铁丝没断?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教材第10页图10-16,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为什么没有将分子吸引到一块呢?
分子之间是否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探究实验:用力压充满空气的篮球,可以压瘪,但不能无限压缩。
学生说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教师点拨】
1.认识分子动理论。
内容
解释
实例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①食盐能溶于水中
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③气体极易被压缩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
②把蓝色硫酸铜放在水底,过一段时间全部水都变成蓝色
③把铅块与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相互渗透1mm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不过有时以引力为主,有时以斥力为主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固体不易拉断
②把两个铅块的底部刮干净,紧压一下,两个铅块就会连在一块,下面再吊一个重物,两个铅块也不分开
2.认识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不管温度高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拓展延伸】
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机械运动:
(1)概念上的区别,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微观与宏观上的区别,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的。
(3)引起运动的因素,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
知识点二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教材助学】
1.固体有________的形状,也有________的体积;液体没有________的形状,有________的体积;气体没有________的形状,也没有________的体积。
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状态都与________有关,________升高,分子运动变激烈,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物体的体积一般都会有所膨胀。
【合作解疑】
学生讨论:一瓶汽油,正常情况下是液态,打开盖子后一会儿空气中就充满了汽油的味道,这实际上是液态汽油蒸发出的汽油蒸气被你吸进了鼻腔,如果遇到低温环境会凝固成固体。你能说出同一瓶汽油,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体积和形状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无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讨论:回想一下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同一盘红烧肉,热的时候还是冷的时候闻起来香?为什么太阳的暴晒下车胎容易爆裂?
学生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分子间距离________,物体体积一般会变________。
【教师点拨】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热运动,因此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拓展延伸】
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即使是固体的分子,也存在热运动。同一个物体,无论处于什么温度下,其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进行。温度高时热运动激烈,温度低时热运动缓慢。
知识点三 物体的内能
【教材助学】
1.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________;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作________;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____。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或者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________。反之,物体的内能将________。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________。
【合作解疑】
任务二 内能与热量
1.教师演示图10-21的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
思考:(1)看到什么现象?
(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
(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
(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5)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2.阅读教材第12页,得出热量的定义。
任务三 内能的改变
学生活动: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并观察: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团蘸有乙醚的小棉花,把活塞压下去。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现象?
联系图10-20、10-21、10-22分析得出,_______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________,即能的转化________。
列举热传递的现象:
师生分析: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觉得________,内能________,热水袋________,内能________。
2.夏天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________,内能________,凉水________,内能________。
分析得出:_______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热,内能________,物体向外界放热,内能________。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的一部分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能的转移。
【教师点拨】
1.认识内能。
定义
微观
宏观
量值
分子
的
动能
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运动着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与温度有
关
永远
不等
于零
分子
的
势能
物质的分子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等于零
物体
的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分子永远在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与分子数、温度及体积有关
永远不等于零
2.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同一物体,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
3.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因为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具有的总能量,宏观量度比较困难。
4.温度、内能和热量。
(1)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
(2)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________,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拓展延伸】
1.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
(1)分子动能:物体内部由分子组成,且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由于分子运动永不停息,所以分子内能永不为零。
(2)分子势能: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反映在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和分子距离上。
2.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方法
(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