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5 05: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题目
食物中的营养
计划课时
一课时
授课班级
学习内容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本课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二是观察淀粉和碘酒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食物中的营养。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让同学们观察常见的物质:米饭、淀粉和碘酒,增进对他们的了解,为进一步观察碘酒和淀粉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反应做准备。之后,为学生设计悬念:猜测把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猜测、讨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很自然的进入本课教学的探究活动。当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有蓝紫色产生时,就会很容易想到发生了什么?接下来通过检验食物是否含淀粉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生活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米饭、淀粉和碘酒。2.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3.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以及新物质的营养成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淀粉和碘酒混合实验的观察。难点
对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过程和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身边的科学,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具准备
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联系实际生活,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游戏。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身边的科学。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导入
“小魔术”出示课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纸的变化。
观察、交流活动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创设“小魔术”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悬念,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认识米饭、淀粉和碘酒。
重点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初步认识其颜色、状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按照观察说明依次认识米饭、淀粉和碘酒及米饭在口腔里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根据课前分工进行合作。
运用假设实验证明的方法来判断
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用实验证明碘酒可以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并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1.指导实验2.证明实验结果
1.猜测两种物质混合后的现象。2.按照说明观察实验过程,并做好记录。3.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学生通过实验,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验验证。
拓展延伸
食物中的淀粉。
组织学生讨论淀粉的作用。
身体中淀粉的意义。
感受身边的科学,体会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当堂练习
进一步完善实验报告单
指导学生整理材料做好记录,识记相关科学概念。
完成实验报告单。
进行课堂巩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知识。
作业设计
设计营养早餐菜单。
板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淀粉+碘酒→生成新物质(蓝紫色)
不挑食、不偏食——保持营养均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