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
1.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条边的长是( )厘米,如果围成其他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要小于( )厘米。(取整厘米数)
2.在一个三角形ABC中,∠A=40°,∠B=100°,那么∠C=( )°,这是一个( )三角形,也是一个( )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5°,它的顶角是( )°。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60厘米,一条边长是18厘米,它的邻边长是( )厘米。
5.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与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厘米。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1.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4.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
5.从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作无数条高。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下面( )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A.7厘米、8厘米、2厘米 B.5厘米、9厘米、4厘米
C.10厘米、7厘米、3厘米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那么求顶角度数的算式是( )。
A.(180°-30°)÷2 B.180°÷2-30° C. 180°-30°×2
3.下面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梯形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 )。
A.是锐角 B.是钝角 C.无法确定
5.如果要从若干根小棒中选取4根小棒来围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应该把( )作为选取小棒的依据。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四、算一算。
1.AB=BC,求∠1和∠2的度数。
2.梯形的一个内角是85°,求∠1的度数。
3.求∠1的度数。
五、按要求画图。
1.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一个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梯形。
3.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3厘米的锐角三角形。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用一根长1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框架后,还剩下10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3厘米,其中腰比底长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3.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39厘米,上底比腰短2厘米,下底比腰长5厘米。这个等腰梯形各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
一、1.8 12 2.40 等腰 钝角 3.50 4.12 5.12 16
二、1.× 2.√ 3.× 4.× 5.×
三、1.A 2.C 3.C 4.C 5.B
四、1.∠1=∠2= (180°-100°)÷2=40°
2.∠1=360°-90°-90°-85°=95°
3.180°-35°-62°=83°
∠1=180°-83°-62°=35°
五、
(答案不唯一)
六、1.1米=100厘米 (100 - 10)÷3=3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框架的边长是30厘米。
2.(23+4)÷3=9(厘米) 9-4=5(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腰长是9厘米,底长是5厘米。
3.腰:(39+2-5)÷4=9(厘米)
上底:9-2=7(厘米) 下底:9+5 =14(厘米)
答:这个等腰梯形各边的长度分别是9厘米、9厘米、7厘米和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