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 选修3-1 > 第二章 电路 >2.2《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二课时《电表的改装》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 > 选修3-1 > 第二章 电路 >2.2《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二课时《电表的改装》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5 10: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二课时《电表的改装》说课稿
揭阳市惠来一中
许森泉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第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内容的应用《电表的改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模块进行我的说课。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这部分内容作为串联、并联电路的应用,在教材上并没有单独成节,目的是基于欧姆定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对电表量程的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对串并联知识加以拓展。
另一方面,电表的使用在整个恒定电流部分都是重点,尤其是电学实验关于电路的设计、误差的分析,对电表的结构要求很高,而这些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电表的改装,有必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搞清楚原理和设计思想。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看:电表的改装建立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基础上,这两部分知识在初中都已初步学习,在前一节和本节内容也做过系统的讲解分析,所以学生的理论基础已充足,但是对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思想没有强化过,对其应用就更困难了,需要加以引导和训练。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分析:高二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生经过一年多的抽象思维训练,基本上能初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思想上也更有主动性,所以在学习中有时也不再于满足简单的聆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
三、说教法
针对以上学生的特点,通过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引导,学生可实现自主探究设计电表改装,并分析电表应用带来的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导学案内容问题的设置,给学生指明自主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向,在学生独学的基础上,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独学中同学们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构成群学的氛围。
在学生群学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组内倾听各组同学的交流,适时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对较困难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及时对讨论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继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实物展示台,将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全过程投放在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直观的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和纠正,从而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普遍性”。
四、说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物理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处理具体问题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由生疑到释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量程电流表G的工作原理、基本参数的关系。
2.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的原理和方法。
3.会在电路中正确使用改装后的电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出把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方法,并体会串并联电路在电表改装中的作用,深刻理解改装原理,并对方法进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应用到电表改装上,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自主设计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体会科学家自制仪器的智慧和艰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电表改装后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整个教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下面是我具体的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例题:已知灯泡L,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最大电压为10V。
(1)现只有3A的恒流电源,如何能使灯泡L正常使用?
(2)现只有15V的恒压电源,如何能使灯泡L正常使用?
思路解析:(1)灯泡只需1A,电路中电流有多余,需找“人”分流(找电阻并联分流)
灯泡只需10V,提供的电压有多余,需找“人”分担(找电阻串联分压)
设计意图:通过对串、并联电路基本性质的复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实体计算来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原理,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为本节电表改装埋下伏笔,让新老知识的交接更为顺畅。
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开展新课
思考:如果把旧知回顾中的灯泡换成电流表G,该重新思考问题?
首先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点一: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
1.
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工作原理:

2.
电流表G(表头)在电路就是
,表头与其他电阻的不同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
读出来的。电流表G的电阻Rg:
;电流表G的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g:
;电流表G通过Ig时,加在它的两端的电压Ug:
;Rg、Ig、Ug的关系:

深入思考:如图是某一电流表G的刻度盘。使用时指针指着某一电流刻度,表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某一数值,而且意味着表头的两接线柱之间有一定大小的电压,如果图中电流表的内阻是100,怎样在这个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电压数据?
设计意图: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思考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电流表的表盘刻度特点,与之对应的电压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表就是一个能“告诉你”电压值或电流值的电阻,从而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感。另外,让学生通过其自己观察获得知识,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合作交流,导出新知
知识点一:改装大量程的电压表
探究:如果把旧知回顾中的灯泡换成电流表G,重新思考问题(2)?
例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2.5KΩ,满偏电流Ig=300u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要如何改装?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
拓展:把表头和串联的分压电阻封闭装起来就,加上刻度盘就成了崭新的电压表.这个新电压表的刻度盘是均匀的吗?请你试着标记出它的刻度盘?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本节课知识重点,通过前面例题模型的转化,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因此这里的计算可以大胆交给学生独立探索体会,最后可以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演示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通过这道例题,可以使学生明确新电压表的内部结构,并理解电压表的内阻指的是什么电阻;
设置对应的拓展问题,旨在使学生理解所谓电流表的改装,并非改变流经表头的电流,我们只不过是把指针对应的刻度修改,使学生真正的明白电表改装的原理,为后面改装大量程电流表做知识铺垫。
学生实际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实物展示台,将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全过程投放在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直观的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和纠正,从而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普遍性”。
知识点二:改装大量程的电流表
探究:如果把旧知回顾中的灯泡换成电流表G,重新思考问题(1)?
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7.5KΩ,满偏电流Ig=300uA。要把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600mA的电流表,要如何改装?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
拓展:把表头和并联的分流电阻封闭装起来就,加上刻度盘就成了崭新的电流表.这个新电流表的刻度盘是均匀的吗?请你试着标记出它的刻度盘?
设计意图:从大量程电流表的改装到电压表的改装方法类似,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整个的改装过程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写作完成,教师只需要适时地帮助解决过程中出现障碍。通过此环节也让学生体验到解决物理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后能多角度、多方法的思考物理问题,也提高了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合理延伸,深化理解。
思考:如果将上述两个知识点的倍数改为n倍,那么分流或分压电阻要如何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计算,最后得出结果,教师通过投影深化和评价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这个环节从引起思想矛盾到解决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的知识的理解。
(4)加强练习,巩固思维
例如教学中设计的第4、5题
(






)4、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5、有一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刻度盘共有50格,若给它并联一个10-2Ω的电阻,则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
A的电流表.若要把这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在电流表上
接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将这个电压表接在某段电路上,指针偏转40格,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_____V.
设计意图:1.设计的题目不追求难度,旨在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再现,这样深化理解掌握计算技能。分层练习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思维潜力,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上有不同的发展。
2.通过问题的针对性,加强学生对本节的理解,同时为下节课改装电表的校准和误差分析做好理论准备。
(三)激励回顾、深入体会
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其他同学再做适当的判断和补充,通过这种总结方式,可以再次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四)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案》中尚未完成的部分,完成配套的《强化训练》,预习《电表的校准》。
六、板书设计??
小量程电流表
改装大量程电压表
改装大量程电流表
设计意图:板书是要一直呈现在黑板上的内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对在导学案中可以获取的第一点内容并没有详细书写,但是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了明确书写和强调,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记忆会更为牢固。
以上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