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讨论:水能点火吗?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一、教学目标
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首先,观察物质的外观;其次,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
要根据物质所属类别及有关反应规律预测其性质,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猜测,再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通性与特性。
三、课前实验准备
1.学生准备:
细铜丝、细铁丝、铁钉、铝箔、白炽灯灯丝、订书钉、易拉罐、铝合金制品、不锈钢餐具;电池、小灯泡、磁铁;砂纸、火柴。
2.实验室准备仪器试剂:
铝粉
、镁带、锌粒、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坩埚钳、酒精灯、药匙、试管、石棉网;滤纸(或脱脂棉)。
四、实验须知
1.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要用坩埚钳夹持金属反应物,防止烫伤。
2.本次实验用到的液体试剂具有腐蚀性,应正确取用、规范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3.镁带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要注意保护眼睛。
五、动手实验
实验报告单
六、交流研讨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是否一样?
2.锌粒、细铁丝、细铜丝与酸反应的速度是否相同?与什么有关?
3.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其基本的原理是什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有哪些规律?
六、交流研讨
4.
混合粉末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七、效果检测
1.大多数金属具有(
)光泽,密度和硬度(
),熔点和沸点(
),具有良好的(
)性和导(
)、导(
)性能。除(
)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以上是金属的(
)性质。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填写化学式,下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
);镁与氧气反应,生成(
),以上反应均属于(
)反应类型。
金属
较大
较高
延展
电
热
汞
物理
Fe3O4
Al2O3
MgO
化合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
),属于(
)反应类型;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他的盐溶液中(
)出来。
氢气
置换
置换
八、总结归纳
1.性质决定用途: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可以制作金属像章、铜像、哑铃、餐具、锤子、灯丝、交通工具等;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用来“湿法冶金”,防治金属锈蚀等
2.金属能够与氧气、酸、盐溶液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九、作业安排
整理完成实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