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例5是教学“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情况。本知识是建立在除数是小数的基础上的,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一个延伸。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向右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需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
学情分析
通过前4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以小数(移动相同数位)的计算方法。而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看,已经具备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旧知识迁移转化为新知的能力。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结合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方法,而是小数点的移位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
讲解法。迁移转化,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导入】一、复习引入
1、小数点的移动。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知道除数是小数时,要通过移动小数点,使小数转化成整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师:在上课前,现在我们就来跟小数点做一个游戏,看看哪个表现最好,好吗?
???????完成:2.08、1.735、0.6等数的转化。(出示课件)老师移动小数点,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向右移动?
???
?位,原数扩大了????倍。?
【设计意图】:
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让学生复习小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特别是:“移动小数点移动后,位数不够的,要怎么办?”这个问题的解决。为后面的计算做好铺垫。
2.先说出下面各题中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多少倍?应该怎样移动竖式中的小数点?然后再计算。
师:想一想,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动手移小数点,师讲评,再安排学生做题。
②根据上台板演的情况,请其余学生进行评价以及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熟悉计算的步骤。在学生做完后,由学生进行检查和提问、质疑。充分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
【讲授】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12.6÷0.28?。
(1)让学生联系例4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计算?除数要转化成整数,应当怎么办?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里被除数中只有一位小数,小数点要移到哪里?
?“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该怎样解决呢?
(3)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4)上台板演的学生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质疑,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还有“0”,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少几位就补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回顾和铺垫,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新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也通过迁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相应的操作作为支撑,所以设计同学间的质疑就可以让学生更熟悉整个计算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
(1)同桌讨论
(2)指名汇报。
(3)共同总结,填写课本内容。
计算时要注意三个步骤:
①.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②.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③.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4)老师最后小结:一看、二移、三算、四验。
3.阅读与质疑
。
(1)
认真阅读书本例5的内容。
(2)
同桌交流自己的疑问和质疑。
【设计意图】: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整理。对于学生来说,能更好地巩固刚学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