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植物的花
课型
新授
节次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根据植物花的特点给花分类;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3.知道常见植物花的构造;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教学重点
通过解剖、观察,知道花的结构。??
教学难点
动手解剖花的结构
教学器材
镊子、放大镜、刀片、花朵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激发情趣?导入?Ls: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对,现在是春天,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那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你们都喜欢什么花?(月季花,玫瑰花,荷花,等)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花,那么老师今天就跟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植物的花。(板书:植物的花)Ls: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下面让我们去欣赏观察一下各种各样的花吧!(播放课件)?刚才,我们从课件中欣赏了一些美丽的鲜花,那么看了这些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花,你都想知道什么问题?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
我们要想研究这些问题,先要从花的构造入手进行研究。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花的构造。(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认识花的构造?Ls:课前我发现有些同学已经把自己喜欢的花都带来了,你现在想怎么研究它们呢?学生自由回答要研究的方法,教师引导本节课主要用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实验设计。Ls:我发现同学们今天带的最多的就是桃花,那么下面我们就以桃花为例进行研究把。开始实验之前,老师还要补充几点(出示课件):1.解剖要求:解剖时要按由外到里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类摆好、摆齐。并且填好表格。2.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3.小组动手解剖。(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解剖活动中,适时进行指导。)4.汇报成果。Ls: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并出示桃花的切面图进一步强调。(三)、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Ls: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小组讨论后交流。预设:生可能会说:按颜色分,按花瓣的数量分,按花的形状分等。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最科学最简单的分类方法(课件出示)??教师讲解:一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下面请同学们标注并分辨一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出示:收集的各种各样的花师补充说明:在不完全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很高兴同学们掌握了花的构造,并能轻松就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花。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茉莉花》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同时想一下想要采用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鲜花呢?四、赞美花。小组讨论赞美花的方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花。五、课外拓展。Ls: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鲜花,但是好花不常开,那么怎样做才能把你喜欢的鲜花永久的保留下来做纪念呢?生可能回答还可以制作花的标本。Ls:把花制作成标本,能够长期保存。下课后同学们根据资料卡的提示,制作一种花的标本,下节课我们进行一次作品展评,看看那位同学的标本制作的最漂亮。好不好!板书设计植物的花花的基本构造: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不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教学反思本节课共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观察采集活动,学生课前去观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花朵,感受花的种类繁多,课堂上学生把自己带来的鲜花解剖,认识花各部分的名称,给花分类。学生的课前准备充分,都采集了不同种类的花,课上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实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按照小组合作来学习。最终能够掌握花的结构和分类。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整堂课设计的过程中,实验的部分占用的时间太长,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