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26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26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1 10:41: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学习难重点
1、能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作者观点;
2、通过分析文章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论证方法;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tǎng)  诓骗(kuànɡ)  脊梁(jǐ)
B.渺茫(miǎo)
省悟(shěng)
脂粉(zhī)
C.笼罩(lǒnɡ)
抹杀(mǒ)
宰相(xiànɡ)
D.慨叹(ɡài)
玄虚(xuán)
筋骨(jīn)
2、解释下面词语
玄虚:
怀古伤今:
舍身求法:
自欺欺人: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4、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
》,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二、自主学习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答: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答: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答:

根据文章的与作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答:

三、课文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答:

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答:

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答:

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
答:

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答:

6、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答:

提高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提高在课外,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阅读的方法和规律。
常听到这样一种对人的评价:“某人本事虽不怎么样,但很积极,他的精神还是很可贵的。”可是,我心里就一直对此存在着疑问:积极就一定是好的吗?
首先,对积极者本人来说,我认为如果“积极”到了过分的程度,那对自己绝对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也就是说,过分积极是不懂得爱自己。要知道,脑力劳动也好,体力劳动也好,凡是劳动,都是要付出精神付出气力的。过分积极,这付出的精神力气,也就不是一般的了,而是过分的付出,是一种透支。试想,如果一个人老是透支自己的精力体力,他的身体状况即使眼前“很棒”,也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到了一定程度,这种虚假的繁荣一拆穿,就是自己想补救都来不及了。伟大的革命导师他老人家曾经教导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说,身体也是吃饭的本钱,活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七病八痛,活着的趣味大概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过分的“积极”是不是的确显得不够自爱了呢?
其次,就“积极”的客观效果来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他越积极,可能就会造成越大的损失。比如,一个做零件的工人,他毛手毛脚,或者技术不过关,他很积极,别人一小时做100个零件,全是正品,他一小时做120个零件,却有20个是废品,看起来他的绩效与别人一样,好像积极没什么坏处,但是那20个废品的原料,本来可以做成正品的,却让他给白白浪费了,你说,是积极好呢,还是学好技术仔仔细细地做好呢?又比如,一个老师,他很积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本来供学生自修的时间他去讲课,应该下课了应该放学了他也去讲课,表面上看起来他讲得多了,学生从他那里接受的知识得到的好处也多了,但是,原来可以供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休息的时间,被他占用了,学生得不到自己整理知识消化知识的时间,也许他们会因此而对没有整理消化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影响了他们的考试分数,甚至可能影响他们将运用那些知识的一生;学生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休息时间,也许他们下一堂课就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接受知识思考问题了,那就是这位积极者以自己假想的“所获”大大影响了学生真正的“所获”,影响了另一位老师本应收到的上课效果,这实在对别人是一种损害;学生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休息时间,也许他们从此对这位“积极者”产生了反感,从而连带着对他所教的这一门课产生了反感,导致了再也不喜欢这一门课,再也不积极认真去听这一门课了,那岂不是“积极者”以自己的“积极”打击消灭了别人的“积极”吗?这样,他的“积极”,除了留下一些完全的反面效应之外,还会留下一点什么呢?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做事情,光凭热情,光凭“积极”是不行的。“积极”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为基础,在该“积极”的时候积极,不该积极的地方坚决不去“积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本文摆出的反论点是什么?
答:

2、本文分哪几个层次批驳反论点?
答:

3、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答:

4、文中加点的“假想的‘所获’”和“真正的‘所获’”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答:

5、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反问句,其作用是
答:

文章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答:

7、过分积极不是一件好事,同理,过度的自信就变成了自负,你想对对身边的那些盲目自信的人说些什么?
答:

8、看来,对朋友,对亲人,对工作,言谈举止等等,都要把握一个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度”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C
2、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C
且介亭杂文集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自主学习
1、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直接反驳(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3、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5、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正面立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自主学习
1、讽刺否定。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的丑态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愚昧成习;沉迷其中不愿自拔,顽固不化。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尖锐泼辣的语言,极富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以问句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
5、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6、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抗战结束后,坚持回到祖国,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雷锋传人”郭明义20年献血6万毫升,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最美教师张丽莉放学时在路边疏导学生,一辆客车失控轧向学生,她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压在车底,失去了双腿。罗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四、提高阅读
1、某人本事虽不怎么样,但很积极,他的精神还是很可贵的。
2、分2层。第一层,对积极者本人来说,如果“积极”到了过分的程度,那对自己绝对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过分积极是不懂得爱自己);第二层,就“积极”的客观效果来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他越积极,可能就会造成越大的损失。
3、论证“如果一个人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他越积极,可能就会造成越大的损失”。
4、“假想的‘所获’”指自己认为占用课余时间将会得到的收获;“真正的‘所获’”指学生在下一课以充沛的精力去接受知识思考问题,即另一位老师本应收到的上课效果。
5、增强驳论的力量。
6、“积极”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为基础,在该“积极”的时候积极,不该积极的地方坚决不去“积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7、示例:你的自傲、自负。会让领导觉得你缺乏起码的谦虚精神,办事不知轻重,不牢靠。也会让竞争对手利用你的自负,实现自己的目的。不要处处把自己的优点与他人比较,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8、示例:做事要把握好“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分寸、要恰到好处。比如,说话要讲分寸,炒菜时要注意放盐的多少,炒菜时火候的把握,衣服的大小,枕头的高低,等等。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比较恰当的把握好“度”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最熟悉的例子就是炒菜了,为一个人炒菜要根据这个人的情况来确定菜的咸淡度,人要多起来就比较难办了,所以就有了众口难调这个词。所以人在做事情中要注意度的把握,要善于学会做事有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重点
能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作者观点;通过分析文章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论证方法;
难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课前预习(可分组进行,也可整体进行,但课堂展示时可以分组完成)
文学常识积累运用你能找到的资料,收集关于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文章出处、作者的主要作品等相关信息,上课时为大家展示。字词积累收集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对生字注音,生词释义,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积累成果。三、课文内容梳理听朗读,完成下面练习,课时展示: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文章的与作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评价自己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直插一切黑暗的心脏。”唐弢也评价他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面对一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失望,鲁迅先生是如果唤起中国人民的自信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
听,想。
用一组排比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结果展示(分小组展示预习效果,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老师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作补充)
背景展示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笔记。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生字展示
搽(chá)
玄(xuán)虚
渺(miǎo)茫
摧(cuī)残
诓(kuānɡ)骗
省悟(xǐng)
脊梁(


前仆后继(pū)
笔记。
积累字词。
词义展示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诓骗:说谎话骗人。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听,读。
内容展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明确:直接反驳(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5、根据文章的与作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正面立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看书,讨论。
理清课文的基本内容。
文体链接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笔记。
了解驳论文知识。
问题探究
在第1段中,作者连用了3个“是实事”,承认对方观点,其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首先承认对方所说的是实事,是为了树立起一个批驳的靶子,为后来的反驳作好了铺垫。第3段的分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对前文的3个“是实事”进行分析,目的是指明其不合理性,从而使其观点不攻自破,达到反驳的目的。第5段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谁来说的?为什么说他们发展着“自欺力”?明确:这是针对那些空发感慨内心感到害怕的人说的。他们从开始的自夸到后来的求神拜佛,从来都是在信“他”,而没有信过“自己”,所以作者说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这是对他们错误观点的有力反驳。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不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的;再加上社会对他们没有正面的宣传,民众对他们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他们的牺牲,人们不能有正确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为“大家”所知道了。5、“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明确:指在中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可以是下层劳动人民,可以是舍身取义的人,也可以是起来推翻统治阶级的革命者。正是这些人,他们不计得失,不畏强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身前,也只有他们才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7、“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交流。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抓重点语句。人物形象分析。
主题探究
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笔记。
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写法探究
1、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笔记。
掌握本文的写法特征。
拓展延伸
有人说命运天注定。你天生愚钝,再怎么努力,也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请运用本课驳立结合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来反驳这种观点。
听。
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①“总”:自我炫耀反驳:
②“只”:仰人鼻息
讽刺③“一味”:沉迷其中①“中国的脊梁”:为民族而奋斗的人比喻:
②“状元宰相”:反动御用文人
③“地底下”:革命力量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鲁迅先生评价自己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直插一切黑暗的心脏。”唐弢也评价他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面对一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失望,鲁迅先生是如果唤起中国人民的自信心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
预习展示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时候,开始使用“鲁迅”为笔名。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写过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为我们留下3
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作者展示
预习展示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背景展示
《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预习展示
搽(chá)
玄(xuán)虚
渺(miǎo)茫
摧(cuī)残
诓(kuānɡ)骗
省悟(xǐng)
脊梁(


前仆后继(pū)
生字展示
预习展示
词义展示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预习展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
预习展示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预习展示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观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依据
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预习展示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预习展示
5、根据文章的与作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1-2段)揭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
(3-5段)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
(6-8段)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
(9段)得出结论
文体链接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1、在第1段中,作者连用了3个“是实事”,承认对方观点,其目的是什么?
问题探究
作者首先承认对方所说的是实事,是为了树立起一个批驳的靶子,为后来的反驳作好了铺垫。
问题探究
2、第3段的分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对前文的3个“是实事”进行分析,目的是指明其不合理性,从而使其观点不攻自破,达到反驳的目的。
问题探究
3、第5段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谁来说的?为什么说他们发展着“自欺力”?
这是针对那些空发感慨内心感到害怕的人说的。他们从开始的自夸到后来的求神拜佛,从来都是在信“他”,而没有信过“自己”,所以作者说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这是对他们错误观点的有力反驳。
问题探究
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民众对他们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他们的牺牲,人们不能有正确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为“大家”所知道了。
问题探究
5、“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指在中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可以是下层劳动人民,可以是舍身取义的人,也可以是起来推翻统治阶级的革命者。
正是这些人,他们不计得失,不畏强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身前,也只有他们才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问题探究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问题探究
7、“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主题探究
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写法探究
1、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写作特色
拓展延伸
有人说命运天注定。你天生愚钝,再怎么努力,也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请运用本课驳立结合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来反驳这种观点。
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