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印象历史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掌握“求同存异”方针。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
学习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所面临的外交环境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苏联的对华态度:认可和帮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外交成就: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苏联第一个宣布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还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新中国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美帝国主义态度:敌视)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阻挠解放台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相关链接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提出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大学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并代表中共进行北平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
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值很大。
知识链接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
相关链接
1954年周恩来总理(左二)与尼赫鲁总理(左三)举行会谈
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右一)会晤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Javāharlāl
Nehrū,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尼赫鲁的总理职位由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1904-1966)继任。他的名贾瓦哈拉尔(Javāharlāl)是波斯语中“红宝石”的意思,姓尼赫鲁代表“运河”之意。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从字面上翻译中文意为运河的红宝石。尼赫鲁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被甘地信任而得以成为他的继任者。尼赫鲁终其一生都是费边主义的倡导者。印度独立后,为了解决贫穷问题,尼赫鲁一直重视公共部门的表现,使得他的经济政策充满社会主义色彩。
吴努(1907-1995),1907年5月25日生于缅甸渺咯县。缅甸独立后任总理,并任执政党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1958年该党分裂后任自由同盟连接派主席。1958年将政权移交给奈温将军为首的看守政府。1960年大选后再度出任总理。1954年
6月还同周恩来总理发表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1960年10月代表缅甸政府与中国签订“中缅边界条约”。1962年3月奈温发动政变后被捕。1966年10月获释,后流亡国外,1980年7月回国。1995年2月14日在仰光去世。
4、
主
要
内
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广泛性。不论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同的国家,还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都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友好合作关系。
2.科学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3.时代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材料
······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根本出发点,高度概括了国际关系首先是双边关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一套完整的国家行为规范,比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的法律原则更全面、更合理,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它打破了旧的国际外交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强权政治根本对立,为在国际社会中开展反帝、反霸斗争,建立国际外交新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提供可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正确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符合战后大多数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独立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基本准则。
·······它推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等邻国发展了友好关系,并促成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60年代,中国与非洲掀起了建交热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发展;7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彻底打破了外交僵局;8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化为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上述材料,找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注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项目
时间
内容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课堂小结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4日)
地位: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是一次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政治谋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克什米尔公主号(英语:Kashmir
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克希德星座型(Constellation)民航机,注册编号VT-DEP。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执行包机任务,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共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期间,被国民党特工买通的一名启德机场清洁工按照其要求将炸药安上飞机。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次刺杀行动失败。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二、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1955年,印尼万隆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时间
(2)特点
(3)概况
(4)结果
1、万隆会议的召开
会上,各国代表发言: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锡兰代表: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史料研读
面对一些国家的误解和怀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主张?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1955年,印尼万隆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时间
(2)特点
(3)概况
(4)结果
1、万隆会议的召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探究:
“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是指什么呢?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课外探讨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时间
地点
会议
主题
会议
特征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小结:万隆会议的概况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提示:
①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威望的提高;
③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新中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⑤我国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
中国新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缅甸总理吴努
1.外交政策:
4.周恩来的外交活动
2.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成就:
3.外交严峻形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美国等帝国主义孤立敌视新中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课堂总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周恩来(1949-1958年任外交部长)
外交风格:坚定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
外交亮点:提出"求同存异"外交理念
魅力指数:★★★★★
——摘自《中国网》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哈尔德于说:
“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
“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中国外交第一人
你眼中的周恩来呢?
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
A
.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5年
3.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
A.
15个
B.16个
C.
17个
D.18个
C
B
C
4.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哪一外交政策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
)
A.团结合作的外交政策
B.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
5.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带着诚意和决心,留下了掷地有声的时代强音,提出了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这一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互不侵犯
C.和平共处
D.不结盟政策
A
6.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厦门
A
7.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D
8.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C
9.“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鼓励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C
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11.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1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每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
13.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展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风采是在(
)
A.1953年中朝韩美谈判签订停战协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B
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二届不结盟首脑会议
A
15.60多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16.(2019·广西中考真题)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
A.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17.(2019·湖南中考真题)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