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有机物(课件 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身边的有机物(课件 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5 07: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身边的有机物
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米饭中含有淀粉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哪些有机物?
鸡蛋中含有蛋白质
绿叶菜中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和叶绿素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
酱油中含有氨基酸
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酒中含有酒精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哪些有机物?
食用油中含有油脂
洗涤液中含有表面活性剂
塑料中含有合成树脂
食醋中含有醋酸
判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称为有机物。(

维勒
无机物——————有机物


氰酸铵??NH4CNO——尿素CO(NH2)2
有机物、无机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只是由于在组成、结构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尿素和碳酸的结构简式
无机物
有机物
植物光合作用
生物体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
一、什么叫有机物?
1、定义:
2、组成元素: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碳、氢、氧、氮、硫、磷、卤素等
[但碳的氧化物(CO、CO2
)、碳酸(H2CO3)、
碳酸盐、碳酸氢盐等看作无机物。
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很相近,一向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
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
H

H

C

H

H
沼气、天然气(80-97%)
、石油气、坑道气、沼泽地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由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发酵的作用而生成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最简单的有机物
结构简式: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是0.717克/升
可燃性
用途:燃料,重要的化工原料,
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CO2的25倍)
(C6H10O5)n+nH2O
3nCO2+3nCH4
细菌
乙烷:C2H6
H
H


H

C
—C—
H


H
H
天然气、焦炉煤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结构简式:
无色、无味的气体
可燃性
用途:发展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
主要用于制造乙烯及氯乙烷、溴乙烷等卤代烃,
也可用作冷冻剂和燃料。
丙烷:C3H8
液化石油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可燃性
用途:经压缩装入罐中可供家庭取暖和烹调用
丁烷——打火机中燃料
丁烷:C4H10
乙烯:C2H4
H2C=CH2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易燃,爆炸极限为2.7%~36%
用途: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溶剂、涂料的基本化工原料,
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比乙烷C2H6少两个氢原子,故为烯
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
H
H


H

C
=C—
H
苯:C6H6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无色、有芳香味的液体,易挥发、不溶于水
易燃
用途: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药物、燃料、洗涤剂的基本化工原料,
苯分子模型
有毒:损害造血功能,诱发白血病与染色体畸变
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用途
人造脂肪
富含油脂的物质
乙醇分子模型
富含糖的物质
乙酸分子模型
食物中的有机物
1.糖类
◆常见的糖类物质:如淀粉、葡萄糖、果糖、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70%)
◆元素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H、O原子数的比例一般为2:1
碳水化合物
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用于淀粉的检验(反之用淀粉也可以检验碘)。
1.糖类
胰、肠淀粉酶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葡萄糖(C6H12O6)
胰麦芽糖酶
肠麦芽糖酶
纤维素进入人体后一般不被消化和吸收,而是通过刺激肠壁、促进大肠蠕动、吸收水分,保持肠道润滑,有的可作为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发挥作用。
??
纤维素来源于天然食物,它可针对饮食不规律、膳食平衡失调等导致的便秘、肠道功能不佳、肥胖、皮肤问题等现代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做出令您满意的解答。目前,服用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在欧洲己行成一种时尚。
1.糖类
◆糖类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
糖类内部贮存着化学能,在人体缓慢氧化反应时,化学能就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糖代谢紊乱会是人体内血液中糖类过高或过低,
即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检测葡萄糖呢?
2.脂肪:
油脂
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
——
(常温)液态
——

——
(常温)固态
——

2.脂肪:
人体的主要贮能物质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胰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肠脂肪酶
组成元素:C、H、O

N、P)

H、O原子数的比值大于2
功能:
1.供给能量(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约为糖氧化产生能量的两倍)
2.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和卵磷脂
3.帮助调节体温
4.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等
5.包裹生命器官如心脏、肾脏等,起保护合固定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有了蛋白质,才能保证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逐渐消瘦,儿童则体重增长缓慢。肉、鱼、蛋、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我们的身体发育十分重要。
3.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
胃蛋白酶


氨基酸
肠肽酶
胰蛋白酶
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8种须由食物中摄取,它们存在于所有动植物及微生物的蛋白质之中,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分解成含氮的尿素、尿酸等物质排出体外
元素组成不仅含C、H、O,
还含有N、S、P
3.蛋白质: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a.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总量仅次于水。
b.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参与生化反应的酶就是一种蛋白质。
c.参与很多生理功能的调控。
d.氧化供能,其产生的能量与糖基本相同。
其重要性表现在:
3.蛋白质:
1、灼烧:蛋白质中除了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等元素,所以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也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2、
变性: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汞盐、银盐、铜盐等)、酸、碱、乙醇、尿素、鞣酸等的存在下,或是加热至70℃—100℃;或在X射线、紫外线的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破坏,从而失去生物学活性,如酶失去催化活性,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等,这种现象称为变性。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都能致病、致癌、致畸,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需要量很少,但缺一点都不行。
人体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相应的代谢反应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维生素缺乏症。缺乏维生素会让我们的肌体代谢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症——小儿佝偻病与成人骨软化病: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性质和反应



无?


溶解性
多数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些溶于水,
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
一般在400
℃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
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
多数不能燃烧
化学反应
一般比较复杂,
反应速率较慢
一般比较简单,
反应速率较快
一般来说,有机物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3、
绝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4、
有机物所起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比较慢,有的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常常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以促使他们的进行
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一个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最重要的是含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
  
鸡蛋能为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重要的微量元素。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家和医学家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了新的评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健脑利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只要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行了。二是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三是防治动脉硬化。四是预防癌症。
  鸡蛋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维生素A
  
 ?????
作用: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
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
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
  ???来源:鱼肝油,
肝脏,
深绿色,
深黄色蔬菜及水果。
维生素B1 
?????
作用:在醣类的代谢过程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其摄取量应随热量的增加而增加
?????
来源:糙米,
瘦肉,
牛奶,
肝脏,
腰子酵母,
豆类,
牛肉。
?  
维生素B2
?????
作用:在体内氧化,
还原及作用中担任重要角色,
其需要量亦随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来源:牛奶,
肝脏,
腰子,
心脏,
蛋,
猪肝,
瘦肉,
麦胚,
黄豆,
花生
?  
维生素作用
维生素B6
  
?????
作用:与新陈代谢有关,
故其需要量随蛋白质摄取量的多少来决定。
?????
来源:麦胚,
牛奶,
酵母,
荚豆类,
肉类,
尤以肝脏,与腰子为佳。
 
????????
    
维生素C
  
?????
作用:促进"胶原"的形成。胶原乃是填充在细胞之间,
使其排列更为紧密,尤其血管细胞,
因胶原的填塞,
更能确保其严密性,
弹性而不易出血。
来源:绿色蔬菜。
维生素D
  
  
??????
作用:活化的维生素D,
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进而使骨质钙化,
维持正常的骨骼。
?  
  来源: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